第17部分(第3/4 頁)
跟日軍交戰,雙方的裝備跟戰鬥力懸殊,他已經親眼見到了,22集團軍顯然不可能單獨頂住日軍的猛烈進攻,如果他的部隊都撤走了,整個正太路都會被日軍衝破。他們要求孫連仲的軍隊不論如何也要一起抵禦。
最後,雙方達成協議,孫連仲部繼續沿著鐵路線,抵抗撤退,到壽陽西邊山地收容並組織防線。川軍還是按黃紹竑的意圖,在鐵路南側到上下龍泉、松塔一帶佔領陣地,阻擊從晉陽方面向馬首村後方趙家莊方向迂迴的日軍,並依託山地掩護友軍主力沿鐵路轉進,然後逐次向闊郊、太谷方面引退。
鄧、孫一行離開孫連仲不久,就碰到趙渭賓率領122師師部人員往這邊走。雙方見面後,趙渭賓彙報了王銘章率部救援曾蘇元旅的情況和王志遠旅的新近作戰情況。
原來,川軍364旅在跟王銘章分手後第二天,多次擋住正面日軍的進攻,可是由於孫連仲部友軍全線潰逃,日軍又增加了援兵,川軍最終還是招架不住,被猛烈火力擊潰。
與此同時,王銘章所部童澄旅也遭到日軍大部隊攻擊,逐次轉進到壽陽縣東南方向的上下龍泉一帶。王銘章已派人告知了轉移情況,通知趙渭賓把指揮部向壽陽後方遷移。
趙渭賓強調說,日軍現在是分兵兩路,分別沿著鐵路線和鐵路以南的小道進行包抄進攻。包抄部隊受到本師有力阻擊,抄襲突破的伎倆未能得逞。遺憾的是,鐵路正面的孫連仲軍主力部隊潰退太快,王志遠一個旅——實際上已經只有一個團的兵力了,根本無法頂住。
鄧、孫和隨行高階將領分析有關情況,認為儘快統一川軍指揮系統非常重要。最後商議決定,由王銘章統一指揮41軍在前線的122師和124師。
孫震將上述決定以命令下達給124師代理師長稅梯青後,鄧、孫便帶著集團軍司令部和122、124師指揮部的隨行人員徒步向馬首以南的闊郊方向轉進。
11月4日下午,他們一行人正走到闊郊半路上,一輛三輪摩托趕上來,是閻錫山派傳令官送來命令:第二戰區決定集中兵力固守太原,第22集團軍應於5日開到太原城南的狄村集結,作總預備隊。
鄧、孫奉命後,趕緊派人去通知王銘章立即率部隊取道松塔、長凝鎮、榆次,西渡汾水,回防太原。
進攻娘子關的日軍繼續進犯,孫連仲的部隊向西潰退,部隊聚集在陽泉車站附近,一列火車從壽陽方向開來,在陽泉停下。
川軍124師副師長稅梯青問列車長,火車怎麼不再往前開了。回答說,前面的部隊都退下來了,最遠就只能開到這裡了。稅梯青只好令官兵依次下車。
川軍官兵還沒下車完畢,敗軍就蜂擁而上,搶佔位置。官兵們好不容易才把一個擔架抬下車。看到這種情形,稅梯青非常著急,他看望了一下擔架上的人之後,趕緊打聽122師在哪裡。
問了好多人,好不容易才找到王銘章。兩人相見,分外高興。
“啊!伯魯兄,你來了!太好啦!我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呢!”王銘章精神一振,上前擁抱。隨即介紹說:
“我師從太原抵達壽陽後,黃副長官命令我們開赴陽泉,與你們共同在平定縣阻止日軍西進。沒想到火車開到這裡就再也不往前走了。一打聽,才知道你們在掩護前面的部隊撤退。”
“唉,就是!前線太混亂了!到處都是殘兵敗將,我們負責掩護撤退,隊伍一上來就被黃副長官分散使用,指揮體系全被打亂了,傷亡很大。”王銘章嘆氣道。
“鄧、孫兩位總司令已經知道部隊被打亂,他們都很擔心。”稅梯青說。
“他們在哪兒?”
“壽陽。我離開壽陽時,鄧、孫兩位總司令率集團軍總部剛剛抵達。孫副總司令有一道手令讓我帶給你。”稅梯青說著從棉衣口袋裡掏出一個信封遞給王銘章。
王銘章接過一看,上面寫著:“任命王銘章為41軍前線總指揮,統一指揮122師、124師對敵作戰。”就苦笑道:“黃副長官在指揮部隊,我起個啥作用。”
稅梯青趕緊說:“孫副總司令說了,他會和黃副長官商討指揮系統問題。我集團軍總部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你將在外,有的軍令可以不接受。”
“嗯!這樣就主動多了,我盡力爭取減少損失。”王銘章精神為之一振。
“現在前線情況怎麼樣?”稅梯青問。
“我目前瞭解的基本情況是這樣的:整個前線很混亂,孫連仲的部隊負責正面戰場,打得很被動,指揮系統已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