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
“劉眼鏡兒,我曉得,能兵善戰。”趙渭賓趕緊說。
“其實,我們的兵法,都是被蔣委員長的‘圍剿’逼出來的。劉伯承師的先頭部隊已經抵達那裡,準備從後面破壞日軍的輜重部隊,牽制其進攻速度。”
他接著說:“昨天晚上,我得到劉師從娘子關方面傳來的訊息,你們41軍372旅曾蘇元部連夜趕到陽泉後,也被黃紹竑派到平定、晉陽方向去了。我們的人會主動和曾旅長建立聯絡的。我已經把聯絡辦法寫在這上面了,給你,請注意保密。”彭雪楓邊說邊從旁邊的抽屜裡取出一張便籤遞給趙渭賓。
“嗯!太好了!”趙渭賓仔細看了便條,小心放入內衣口袋,然後接著問,“負責娘子關正面防線的有哪些部隊?戰鬥力怎麼樣?你們曉得不?”
“防守娘子關正面的是趙壽山師,有五個團,戰鬥力不錯。娘子關北側是27路軍馮欽哉部,再往北,就是我們115師林彪部,位於平型關附近。由於日軍大部隊突破了娘子關,我們115師也將前往增援。娘子關以南,是曾萬鍾所部第三軍,只要願意打,戰鬥力也比較強。”
“孫連仲部負責什麼位置,戰鬥力怎麼樣?”
“孫連仲部是從平漢路退下來的,原打算撤到太原去參加忻口防線,因為娘子關形勢變化,被黃紹竑半路拉回去作預備隊。前幾天,日軍從趙壽山和曾萬鍾軍結合部的舊關突破,黃紹竑就把孫部調上去了。孫連仲是個老軍務,他下面有三個師,師長馮安邦、赤峰城、張金照,如果用得好,也都比較能打硬仗。”
“舊關怎麼就總是奪不回來呢?”趙渭賓問。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日軍武器佔絕對優勢,我們的部隊打仗又不主動,更不策略,只是利用陣地進行固守,等日軍進攻。陣地丟失之後,拼搶不積極,也缺乏手段,日軍利用火力優勢,很少的人就能堅守一個險要陣地。現在,東線日軍實際上已經攻到晉陽了,娘子關防線可以說已經失守了。”
“我也剛聽鄧司令說了。”
“哦?鄧司令訊息很靈通嘛!他是怎麼知道的啊?”
“鄧司令和孫副司令在閻錫山那裡,剛好碰到黃紹竑打來的緊急電話。”
“哦,原來如此。”
“平漢線上劉峙所部中央軍撤到哪裡去了?你們知不知道?”趙渭賓又問。
“這個聞風而逃的長腿將軍,早已被一小股日軍先頭部隊追趕到邯鄲以南的安陽去了。”
“看來,這次娘子關失守,主要責任還是在劉峙他們中央軍主力部隊消極抵抗、積極逃跑。”
“你這個看法很有道理!我贊同!事實如此!”
“唉!想起來就寒心啊!”趙渭賓嘆氣道。
“這的確影響士氣,好在絕大多數地方軍抗戰都比中央軍積極。要是他們的戰略戰術再好一些,日寇也撿不了太多便宜。”
“哦?還是八路軍最知己知彼!請問,對日軍作戰應特別注意哪些事項?或者說日軍的戰略戰術有何特點?”
“我國軍隊往往只看重日軍的裝備優勢,其實,日軍的戰略戰術也很厲害。戰略上的事,我也說不好,如果日後有緣,請周公和朱總司令給你講。我只說說我所瞭解的兩個日軍常用戰術伎倆。最近娘子關正面一直膠著狀態,日軍原本很難突破,但我們這邊不主動作為,日軍得以迂迴到南邊遠處進行後路包抄,突破舊關和娘子關。我們注意到,日軍很喜歡用包抄後路這一招。這招很厲害,一旦包抄到位,在後面打起來,我們前線的部隊往往就會慌亂,不戰自潰。日軍只要覺得正面進攻困難,就會改變策略,進行迂迴包抄,而國軍總是不吸取教訓,不注意日軍的一貫伎倆,就知道死守陣地,坐以待斃。你們到前線後,要注意提防這一手。”
“謝謝您的提醒。”趙渭賓感激地說。
“還有,就是日軍很善於抓住我國軍隊的防守薄弱環節進行突破。他們的突擊重點,要麼是兩軍的結合部,要麼是兩軍換防的時候,這一點也很厲害。舊關失手,就是在結合部出的問題。你們剛剛增援上去,人生地不熟,對日軍的火力優勢缺乏經驗,換防時候更要特別小心。”
“好的!日軍在整個山西這邊的情況又怎麼樣呢?”趙渭賓接著問。
“其實,日軍先前的確沒打算猛攻娘子關,只是在雁門關、平型關一帶遇到重兵防守,後來又在忻口和平型關打得不順,才採取迂迴包抄的伎倆,恰恰又碰到劉峙的部隊不堪一擊,一潰千里。也就是說,日軍進攻娘子關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