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滕縣,十分著急,趕緊回城報告。
王銘章和趙渭賓聞訊,頓感形勢不妙。因為他們清楚,此時滕縣城內,只有122師和124、127師的三個直屬特務連,和364旅的一個特務排,這些都是警衛部隊,主要使用近距離作戰的手槍,真正的戰鬥部隊,只有張宣武團屬下一個營。
王銘章趕緊讓王志遠命張宣武從北沙河陣地撤一個營回縣擔任城防。他又隨即宣佈城內戒嚴,並將所有官佐、勤務、隨軍力夫和警察團丁都加入戰鬥部隊,參與戒備任務。當時,所有的人員合計也不過一千五百人。
張宣武帶營回防,剛離開北沙河陣地不遠,就有一批日軍衝過來進攻留守的吳營陣地,他只得趕緊又率部隊掉頭回援。
城裡城外正在著急,127師757團團長王永棫帶著沿路收容的幾百人從前線撤回縣城,王銘章趕緊讓他們前往北沙河增援,阻止日軍突破該處直逼滕縣城。
為防備日軍從左翼包圍,王銘章又令124師372旅、370旅從季寨、三山位置後撤,到深井、池頭集和在大、小塢村佈置陣地,和北沙河陣地形成犄角。
這時,時間已是下午四點,王銘章覺得滕縣兵力單薄,電令前兩天剛剛按集團司令部命令派往太平邑城前方向的童澄旅,抽調一個營星夜回防。童澄當即令嚴翊率營馳援。
孫震獲悉滕縣危急情形,趕緊電話告訴李宗仁,李宗仁命令戰區預備部隊湯恩伯軍團馳援滕縣,並要求孫桐萱部從濟寧方向側擊日軍,又轉過來命令孫震,要求22集團軍一定要堅守三日待援。
與此同時,中午一點左右,中路日軍突破黃山陣地一角,分兵向南進攻金山、後屹、王府莊,遭到127師主力強有力抵抗。下午三點,黃山陣地失守,守軍轉移到龍山陣地繼續抵抗。
日軍突破黃山後,加大對金山、後屹山127師主陣地的進攻力度。官兵們頑強抵抗,一直戰鬥到下午五點半,日軍仍未能突破。
日軍改變戰術,分兵一千餘人,從龍山、普陽山之間的127師陣地東側,向陣地後方迂迴。陳離聞訊,親自率一營人前去堵截。
日軍衝鋒失利,又向迂迴部隊增援一千人,另派出大量部隊從龍山、前後棗莊進攻柳泉莊,用四輛坦克從後面射擊,截斷滕縣至界河公路。
陳離見抵擋不住,下令127師主力退守龍山,佔領側面陣地,向西側擊,另派一部分兵力從後面追擊柳泉莊的日軍。隨即電話報告王銘章:敵一個旅正在大迂迴,從滕縣城東北方向調動。
得到日軍又從龍山迂迴包抄滕縣的訊息,王銘章十分震驚,馬上叫趙渭賓和124師參謀長鄒紹孟商議:“日軍向城垣推進,城外要求增援,城內卻只有劉公臺的兩個營,這怎麼辦?”
鄒紹孟主張迅速將兩個營調出城增援季寨,阻擊日軍滲透,同時向總司令部報告請援。
趙渭賓不同意,認為總司令部只有一個警衛營保衛,無兵可調,向總部求援不現實,請友軍增援是遠水救不了近火。如果將兩個營調出城,城內實際上就沒有一支戰鬥部隊了,日軍過來,誰來守城?他主張暫緩派兵出城,急電平邑,令366旅立即全旅回援縣城。因為張自忠所部在臨沂挫敗敵人,平邑暫時平靜。
王銘章當機立斷:“兩位主張各有道理。這樣吧,鄒參謀長,你去傳達命令,將城內兩個營調出去增援季寨,然後你馬上向孫總司令報告,再次請求援兵。趙參謀長,你立即電令366旅立即回援縣城。我馬上請周同縣長來商議城防問題。”
趙渭賓深感此舉危險,卻礙於王銘章和鄒紹孟的友情不便繼續爭辯,只得分頭辦事。
不過一會兒,周同縣長趕到指揮部。王銘章說:“前方報告,日軍一個大隊正繞過龍山向縣城調動,季寨方面之敵也在向縣城推進,城內守備部隊全部調到城外參戰,城內已經沒有戰鬥部隊了。現在城內只有122、124、127三個師部人員,包括:通訊連、特務連、衛生連和政務人員,總數不過二千人,通訊兵、醫生、救護人員得堅守工作崗位,能拿槍參戰的最多隻有一千五百人,你給我交個底,你有多少人能參加戰鬥?”
周同扳著指頭算道:“警察二百人,保安團三人,義勇軍二百人,合計七百人左右。”
王銘章說:“好。我已下令將派往平邑的366旅調回,在部隊趕回之前,我們依靠現有力量,軍民合作保衛滕縣。”
與此同時,陳離的滕縣外圍部隊由於是陣地作戰,對日軍避開陣地迂迴進攻滕縣的勢頭影響甚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