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黑影繼續向前移動,突然端出衝鋒槍向守軍猛烈掃射。守軍早有準備,迅速還擊,很快將這二十多人打退。原來,這是日軍派來偵察川軍東關陣地的便衣隊。
凌晨六點,東沙河高地日軍炮陣,用十二門山炮,其中重炮八門,密集火力猛烈轟擊東關、西關火車站和城內,同時出動十架飛機在縣城上空狂轟濫炸。一個小時之內,落下炮彈三千餘發。
炮轟之初,守軍猝不及防,頗有傷亡。嚴翊趕緊指揮官兵進入深壕,避開炮火鋒芒,嚴陣以待。
但是,一陣狂轟濫炸之下,城內百姓卻慌亂起來,紛紛向西門和南門逃難,少數沒有逃走城的則藏起來。半小時後,城內就基本見不到百姓了。
王銘章趕緊從西關電燈廠內的122師指揮部,打電話詢問東關情況。張宣武告訴他,日軍只是在炮轟,步兵還沒開始衝鋒,預計炮轟之後就會進行。
他問趙渭賓對眼下整個滕縣防禦形勢的看法。趙渭賓說,東郊日軍主力即將大舉進攻,大戰迫在眉睫,湯恩伯援軍又遲遲不來增援,眼下的應對方案有兩個,一是死守孤城,二是出城機動作戰。
趙渭賓說,他個人傾向於後一種辦法。留戰鬥部隊守城,幾個師部都到城外收容部隊,機動作戰。這樣不僅傷亡會小一些,還有利於縣城防守,從外圍廣闊戰場拖住日軍不能迅速南下臨城和徐州。
王銘章當即同意。他深知,先前太原之所以很快失守,除了整個秩序混亂,主要問題就出在消極防禦,困守孤城。如果真能按黃紹竑的意見實施,是不至於那麼快就丟失的。或者就是按閻錫山的部署,如果真貫徹實施到位,也不至於丟得那麼快。兵力和裝備比川軍遠為優越的中央軍和傅作義軍都無法守住南京和太原這兩大堅固城池,川軍單憑這麼一點點兵力和火力,根本不可能守住滕縣這樣一個小縣城。只有像當時黃紹竑在太原時主張的那樣,陣地戰和運動戰相配和,城內城外相夾攻,更有利於牽制日軍對城內的進攻,延長城防時間。
他們趕緊與王志遠、張宣武及127師師部聯絡,召集在城內的幾位高階將領到124師師部緊急會議。兩人帶著警衛員冒著炮火跑到124師指揮部地下室前後不久,127師師長陳離、124師代師長稅梯青、124師參謀長鄒紹孟,122師王志遠旅長和負責城防的張宣武都先後趕到。
王銘章首先讓張宣武通報城防佈置、工事構築、彈藥補充情況,接著問:“張團長,守城有沒有把握啊?”
“守多久?”張宣武問。
“兩三天。”
“敵我情況,師長都很清楚,你看能不能守那麼久?”
“守一天以上有沒有把握?”王銘章接著問。
“擔任城防的這十個步兵連中,有六個不是我直屬的建制部隊,他們的戰鬥力難以估計。實在不能擔保能不能守住一天以上。”張宣武實話實說。
“湯恩伯集團的援兵,最快也得到夜裡才能趕到。我們的裝備和兵力都與敵軍懸殊,如果估計不能守住一天以上,大家就不如在城外機動作戰。”王銘章說,他隨即向著在場的人問,“各位覺得如何?”
幾位師旅長和參謀長都表示贊同。
“好!那我們就這樣決定了。我這就向孫總司令請示。”
王銘章隨即要通孫震的電話。
“喂,孫總司令嗎,我是王銘章。報告,現在日軍正在用重炮和飛機猛轟滕城,即將大舉進攻,形勢非常危急。”
“你現在在哪裡?”孫震問道。
“在城內124師師部。”
“你的指揮部在哪裡?”
“在西關電燈廠。”
“委員長來電,要我們死守滕縣,等待湯恩伯軍團來解圍。湯部先頭部隊王仲廉軍昨天中午已經抵達臨城,後續部隊正在兼程前來。我馬上催促王軍長立即前來增援,預計幾小時以後即可到滕縣。你應確保滕縣城,以待援軍。你的指揮所,應當立即移到城內,以便親自指揮守城。”孫震命令道。
“城內有三個師部、一個旅部、一個團部,但戰鬥部隊只有十個步兵連和一個迫擊炮連,又沒有重型裝備,如何抵得住數以萬計的強敵?”王銘章趕緊對他說。
“那麼,你的意見怎麼辦?”孫震覺得他回答得奇怪,就反問道。
“我們的主力,都在城外與敵野戰。為確保指揮作用,幾個高階指揮機構不應都在城內。同時,僅僅以十個步兵連的微弱兵力,城是沒把握守得住的。我的意見是,不如留一個營的兵力在城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