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具體的規定,現在兩邊的這些白楊樹都是剛種上的。”看見出自自己一手策劃締造的鐵路兩旁秀美風景,張華清有些興奮。
“恩,確實很好,無論是鐵路的選址和防護林的種植,都很好的順應了地形和河流的走向,顯得非常自然和耐看”,看著兩旁翠綠的樹木和渾然天成的人工風景,朱濤確實很滿意。
交談中,朱濤和張華清一行人很快達到保定,下一站太原,也將不再遙遠。
第九十章 外出視察(中)
中午時分,火車到達太原車站。朱濤和張華清隨便吃了點中飯,慢慢的等待列車再次出發。透過窗戶,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這個太原火車站並沒有修建多久,從龍行天提供的太原城市佈局中可以瞭解到,這個火車站和幾乎所有城市一樣,修建在新城的邊緣地帶。對於這樣的安排,朱濤當然知道是為了防止對古城的破壞。
自從火車穿過太行山脈後,朱濤就一直在仔細觀察沿途的風土人情。對於山西,朱濤還是很瞭解的,這個省可是後世大名鼎鼎的煤毒。即使在現在,山西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每逢戰亂,山西都是無數流民理想的逃難地。但一旦全國安定後,山西的流民就會紛紛返回自己的家鄉,明初山西人口填全國的記載就是典型的一例。
“主席,我們這次是秘密視察吧?怎麼山西省委的人一個都沒見到”,張華清對於這樣的外出視察很是納悶,呆呆的坐在椅子上無聊的問。
“呵呵,是的,這樣吧,看你挺無聊的,行天,你下車去買幾份報紙來,這樣坐著實在無聊”,朱濤笑著回答,順手整整自己的衣領,從沙發上站起來,活動活動關節。
聽見朱濤吩咐,一旁的龍行天立馬走下火車去買報紙,一刻鐘後,幾份太原日報和京都評論就擺在了朱濤和張華清前面的桌子上。
“來,來,張老,給你一份京都評論,看日期是昨天的,沒想到這份民間報紙都賣到山西來了”,朱濤胡亂翻閱著手中的報紙,取出自己選剩的京都評論遞給張華清。
“主席真是小氣啊,和我這老頭子搶報紙看”,看見朱濤的小動作,張華清打趣到,朱濤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回答。
“主席,我剛才買報紙的時候,賣報紙的老先生說太原日報上有一篇關於太原城市規劃的文章,你可以看看”,一旁的龍行天找出太原日報上的這篇文章指給朱濤。
“呵,你小鬼搞不好成了我肚子裡的蛔蟲,連我想了解這個都知道”?
“呵呵”,龍行天傻笑道:“跟主席這麼多年,要是這點都不知道,那也是白跟了”。
朱濤沒有說話,而是仔細的閱讀這篇文章。文章一開始就對太原的城市佈局做了一個整體的介紹,大到新老城的面積,小到老城所允許房屋的高度和新成廁所的數量和位置,在文章的前半部分都做了具體的介紹。
緊接著有這麼一段‘和全國幾乎所有城市一樣,在國家發展工商業政策的推動下,太原新城的建設可以甚至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新城的建設,不僅滿足了城市日益增長的人口問題,同時,不斷增加的人口,也給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新城的建設可以說是成功的,同時老城在改造後,配備了完善的水電等基礎設施,整個老城的居住環境在保持原來基本不變的基礎上得到大幅改善。然而,也出現了很多新問題。比如,新城和老城角色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只要您站在太原的城牆上,看一看兩邊的新城和老城就能有個全新的感受,一面是低矮的木房,一面是高大的水泥磚房,新城和老城之間除了一面城牆,他們之間彷彿就是兩個世界!城市的規劃者們讓新老城之間的連線是脫離的,至少在建築上是如此!另外,按照太原城的規劃,老城主要做為商業區,而新城則作為工業區,這樣的規劃給整個城市的交通帶來巨大壓力,政府是否可以考慮不限制新城的功能,畢竟老城的商業容量是有限的。說到新城,由於其快速建設,整個太原新老稱的人口已經達到五十萬,這其中又有一半是從農村剛剛進入城市沒多久的務工人員,他們的流動性非常大。政府應該加快對這些人員的管理,從戶口、子女教育和醫療各個方面,把他們納入管理範圍,不要讓他們成為城市的黑民……’
“呵呵,這文章寫得不錯,張老,你看看”,朱濤把手中的太原日報遞給張華清,幾分鐘後,張華清滿意的合上報紙。
“確實很有眼光啊,看來,中國從來都不缺人才,也不是缺意見,而是缺能做好這些事情的政府,在國內,要做好一件事情實在是太難了”,張華清感慨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