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第2/4 頁)
山體倒坍,轟然落地,時年四十九歲。
張將軍渾身泥濘血跡,與身邊計程車兵戰鬥到最後一口氣,終因寡不敵眾,壯烈殉國。
經日軍第三十九師團參謀長辨認,確認這位高大魁梧的指揮官就是張將軍。
師團長命令軍醫用酒精把張將軍擦洗乾淨,發現身上有七處傷口,師團長村上啟作,深為張將軍的尚武精神所敬仰,命令趕製一幅上好的棺木,裝殮張(自忠)將軍,墓前豎了一塊木牌,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
第三十三軍團的將士,聽說張將軍被小鬼子打死了,一個個大哭不止,頭裹白布,面朝張將軍壯烈殉國的十里長山跪下,高聲哭喊:“咱們的總司令都被打死了,我們還活著幹什麼?我們戴孝復仇,抬棺殺敵,殺光小日本。”
南瓜店的十里長山,是張將軍殉難的地方,跟隨陣亡的六百多名將士,最後留下姓名的只有十三人,可謂慘烈悲壯。
三十八師師長顧長官,聞知張(自忠)將軍在杏仁山壯烈殉國,他光著腳板,上身赤膊,只穿一個大褲頭,手舉大刀,頭纏白布高喊道:“今夜殺光小日本,給總司令報仇,有種的跟我來。”
顧師長帶領一百多士兵,前面幾挺機槍開路,見到小鬼子就掃射,後面士兵端著刺刀,舉起大刀,一路殺上十里長山,與敵交戰拼死廝殺,相當慘烈,實屬空前。
在與敵交戰中,絞殺在一起,帶來計程車兵傷亡很大,這支部隊最後就剩下幾十人,顧師長帶領十幾人,拿著小鐵鍁,在杏仁山尋找張將軍之墓,最後找到後,扒棺將張將軍放在擔架上,抬起來衝破日軍圍堵,返回三十八師駐地。
第二天,日軍奉大本營之命,將張(自忠)將軍棺木運至武漢,要不是頭天夜裡被英勇的三十八師搶回來,不知張將軍以後會在何處。
奉上峰命令,將張將軍之靈柩運抵重慶,長江沿岸民眾自發跪拜,山頭路邊,螢火點點,紙錢飛散,哭聲驚天動地。日軍知道後,命令飛機停止轟炸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將軍忠骸,確保張將軍的靈柩安全到達重慶。
張(自忠)將軍的夫人李女士,聞訊後痛哭昏厥,絕食七天而亡。
重慶政府為張將軍舉行隆重的國葬,八路軍延安總部的幾位最高領導人,分別題寫輓詞悼念,就連日軍設在漢口的電臺,在張(自忠)將軍壯烈殉國的當天,發出的報道稱張(自忠)將軍為‘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
可見一代抗日名將,就連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被折服。
雷劍說到這裡,深深地撥出一口氣,他不知講到這三個戰例,會不會對部隊幹部戰士,在抗日戰場上起到作用。
他轉身給支隊高政委,警了一個莊重的軍禮,口氣嚴謹的問道:“高政委,我不知這樣講解的三個戰例,會不會起到好的作用,請您給下個評語好嗎?”
高政委注視著雷劍,他好像第一次認識眼前這個半大孩子,半天后帶頭鼓掌,場下場上掌聲雷動,並伴有歡呼聲。
雷劍看幹部戰士熱情很高,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山洞,隨著流動的空氣,傳播到洞外的崇山峻嶺,激盪的回聲不斷。雷劍走出出席臺,雙腿並立,敬了一個非常漂亮的軍禮,再次招來一陣雷動的掌聲。
高政委沒有徵求主席臺其他人的意見,聲音洪亮的說道:“所有參加會議的幹部戰士們,剛才雷團長講了三個抗戰戰例,他不是在信口開河,也不是道聽途說,而是經過篩選大量的資料,結合自己對這三個戰例的深刻理解,透過時間、地點、人物的描述,把戰例的起因、參戰部隊的番號、戰鬥慘烈的情景,以至於戰役結束的成敗,以祥實可信的數字和資料,解讀給大家,我覺得這三個戰例,應該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值得大家深思。”
幹部戰士聽高政委對雷劍所講的三個戰例,給予肯定,並要求從三個戰例裡找到在以後與敵交戰中,應該得到的啟發,一個個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高政委對雷劍說道:“雷團長,你能以這麼祥實的資料,把三個戰例說的這麼清楚,看來你真下了大功夫,要不你結合三個戰例,談談你的感受,啟發一下大家的思路,來個拋磚引玉的效果。
如果你獨立團的幹部戰士,能從這三個戰例中找到自己認可的東西,那麼在以後的抗日戰役中,就會結合戰場形勢,及時調整作戰方案,奮勇殺敵。”
雷劍對高政委的表態,非常滿意,他沒想到這個參加八路軍前的大學老師,會結合眼前抗日形勢,對自己超前的三個戰例解說,給予這麼大支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