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部分(第2/4 頁)
嘴裡的水果,卻是想著他接下來將要乾的事情。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路繁華
再次按照原路朝著長江三角洲的方向緩緩走去,一路上的所見卻也再次讓賈一的心中充滿了濃濃的歡喜,甭管是他走過的洛南,還是川蜀一代,百姓們的生活全都變的富足了起來,一路之上到處都有對賈一充滿了感激的人們送來各種各樣的東西表示他們對賈一的感謝,對此賈一沒有任何的推辭全都讓人收了下來,這是民眾對他的感激,更是民眾對他的肯定。
四方雜貨店如今已經遍佈賈一所到過的每一個地方,其中包含的商品更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用的就先不說了,在唐朝有著太多的限制,並不可能做到如同後世一般一應俱全,但是吃的卻是已經跟後世沒有太大的區別,甭管是南方的水果還是北方的時令,只要你百姓能夠吃的到的,基本上都能在雜貨鋪當中找的到。
由於雜貨鋪的存在,讓整個大唐的百姓們知道了這世上竟然還有如此多可以食用的美味食物,同時也讓他們對大唐其他地方的風景和人文產生了濃重的興趣,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人們都對別的地方的水土能夠養育出什麼樣的人有了非常大的想法,一些有點遠見的人已經開始走出家門,開始見識廣袤的大千世界。
四方雜貨鋪的快速開設,讓賈一不得不將一項本來不應該出現在大唐的事業發展了起來,那就是物流,不管是給自己運送貨物又或者是幫著別人運送東西,物流都會顯的非常的實用和方便,尤其還是安全性有非常大的保障。
在爆裂箭和正規軍人的護衛之下,相信只要不是造反的人,都不會選擇襲擊武裝到牙齒的軍隊。
一路上見到的事情也讓跟隨賈一準備一同前往長江三角洲的武元華和楊氏大開了眼界,武元華作為一個年紀輕輕的小丫頭,對於周圍新奇的景物總是充滿著濃濃的興趣,自覺跟賈一關係已經好到了一定程度,見到任何稀奇的東西都會直接對著賈一開問。
“爵爺,您說為什麼這些桑樹邊上都會有魚塘的存在?”
這已經是武元華對賈一問的地十三個問題了,賈一對此除了苦笑就只剩下苦笑了,當然這種詢問也是將兩人之間的距離拉短了不少。
“以後就叫我大哥吧,叫爵爺顯的太生份了,至於桑樹邊上會有魚塘,那是因為魚塘當中有著肥沃的泥土,能夠用來促進桑樹的生長,給桑樹提供足夠的肥料,兩者距離這麼近種植可以方便取肥。”
在賈一給武元華講述這些的時候,邊上坐著的賈碌也是點了點頭,天知道他有沒有聽懂賈一說的是什麼,竟然還學著武元華的樣子大點其頭,直把車廂當中的眾人熱的一陣歡笑。
“你們不許笑,我爹以前跟我說過,這是生態系統的一種表現,我還知道參的糞便會被用來餵養魚塘當中的鯽魚。”賈碌如今已經六歲,算的上是一個半大小子,賈一閒得無聊的時候也會給他講述一些現代的知識,當然最多的還是在他興趣所在的時候讓他讀書認字。
看著賈碌滿臉鄭重的樣子,車廂當中的所有人全都自覺的閉上了嘴巴,不過每個人的身體都在不由自主的抽動著,顯然憋笑憋的不輕。
賈碌見狀,這才滿意的重新坐在車上,開始玩起賈一給他製作的積木來,只是在馬車上玩這玩意實在是考驗一個人的忍力,剛剛堆起來的積木因為一個小小的顛簸就會重新傾倒,讓人不得不重新開始,若是沒有強大的毅力的話,相信必然會將積木扔出車外,或者將馬車拆成碎片。
深秋十分,已經開始顯現出些許的寒意,不過隨著眾人的不斷南行,溫度雖然也會有所降低,卻絕對沒有在長安的時候降低的那麼快速,甚至有的時候還能夠看到墨綠色的植物,讓眾人歡心不已。
半個月的長途跋涉總算是走到了盡頭,當人們從船上走下來的時候,呈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聚集地,上千戶人家在這裡落戶,讓原本只是一個小小漁村的長江入海口變成了現在這樣的一個規模。
自從賈一離去之後,這裡負責監督造船事宜的就變成了劉仁軌,對於劉仁軌的大名賈一還是有所耳聞的,要說唐朝的人鏡是魏徵的話,那麼劉仁軌絕對能夠算是另外一面鏡子,只可惜他生不逢時,沒有能夠趕上李世民征戰天下的時間,這才導致他剛正的性子沒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現。
而賈一無意當中遇到劉仁軌之後就想到了劉仁軌在六十多歲的時候成為大唐海軍名將的事情,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招攬,成功之後,直接將其安排在了船塢當中。
隨著劉仁軌的到來,原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