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石勒則逃向樂平(山西省昔陽縣)。變民集團既潰散,太傅司馬越遂回許昌(河南省許昌市東);加授苟晞撫軍將軍、青兗軍區司令長官(都督青兗諸軍事);加授丁紹寧北將軍、冀州軍區司令(監冀州諸軍事);全都“假節”(三級權力)。
苟晞屢次擊破強大的變民集團,威名震動遠近,而又精力過人,能精確的處理繁重的事務,可是,用法嚴峻慘苛。他的姨媽投靠他,苟晞奉養她十分豐厚。姨媽替自己的兒子要求當一名將領,苟晞不答應,說:“我從來不會枉法饒人,將來你會後悔!”姨媽堅持要求,苟晞遂任命她兒子當大營指揮官(督護)。後來他犯了軍法,苟晞請出皇帝符節(“持節”的“節”),加以誅殺;姨媽下跪叩頭營救,苟晞拒絕。既斬之後,苟晞換穿素色服裝祭悼,大哭說:“殺你的,是兗州州長;哭弟的,是你表哥苟晞。”
18 匈奴部落酋長張 督、馮莫突等,擁有部眾數千人,駐屯上黨郡(山西省黎城縣西南),變民首領汲桑的部將石勒前往投靠,勸說張 督等:“劉單于(劉淵)起兵反抗晉政府,你拒絕聽從他的命令,自認為能一直獨立存在?”張 督說:“不能。”石勒說:“那麼,怎麼可以不隸屬某一方面?而今,部屬們都已接受單于的賞賜和招募,往往聚集在一起,議論紛紛,恐怕是打算背叛你而去歸附單于。”張 督接受石勒建議。
冬季,十月,張 督等偕同石勒,單身獨馬,投靠漢趙帝國。漢趙帝國首領(一任光文帝)、漢王劉淵封張 督當親漢王,命馮莫突當營主司令(都督部大),封石勒當平晉王、輔漢將軍,統御張 督等部眾。
烏桓酋長張伏利度率部眾二千人,駐屯樂平(山西省昔陽縣),劉淵屢次徵召,張伏利度都不接受。石勒於是假裝犯罪逃亡,投靠張伏利度,張伏利度大喜,二人結拜成兄弟,命石勒率部眾劫掠,石勒勇不可當,所向無前,部眾畏懼敬佩。石勒知道已掌握軍心,遂找一個機會,逮捕張伏利度,向部眾詢問:“今天我們要創立大業,我跟張伏利度,誰有資格當首領?”部眾全推石勒。石勒釋放張伏利度,率部眾返回漢趙帝國。漢趙王劉淵加授石勒:山東(崤山以東)軍區征剿司令官(督山東征討諸軍事),命他率領張伏利度的部眾。
19 十一月二日,日食。
20 十一月八日,晉帝國政府任命國務院右執行長(尚書右僕射)和鬱,當徵北將軍,鎮守鄴城。
十一月二十九日,任命王衍當宰相(司徒)。王衍說服太傅(上三公之二)司馬越:“全國混亂,必須依靠方面大員,最好是選擇文武全才的人員擔任。”遂任命王衍老弟王澄當荊州(湖北省)軍區司令長官(荊州都督),堂弟王敦當青州州長;王衍告訴二人說:“荊州有長江、漢水的屏障,青州有大海的險阻,你們二人在外,我在中央,狡兔三個洞穴,而今具備。”
王澄前往司令部所在(襄陽·湖北省襄樊市)就職,任命郭舒當總務官(別駕),交給他全權。王澄卻日夜酗酒,從不過問軍政事務,雖然變民賊寇不斷崛起,情勢日漸緊急,王澄全不放到心上。郭舒常懇切規勸,認為應該愛護人民,建立戰鬥部隊,保護州界,王澄不理。
柏楊曰:
王澄所以對戰亂日逼而不在意,並不是他不怕死,也不是他有奇計良方,而是他認為自然會有人為他灑熱血、拋頭顱,保護他的安全。這類人物一廂情願的思考結論是:“自然會有人!”永遠想不到:“自然不會有人!”所以才出現顢頇的場面。
21 十二月二日,晉帝國山西難民(乞活)首領田甄、田蘭、薄盛等組成戰鬥部隊,聲稱替新蔡王司馬騰報仇,在樂陵郡(山東省陽信縣東南)擊斬汲桑,把成都王司馬穎的棺材,投到已經作廢的枯井中;司馬穎的舊部把它撈出來安葬。
22 十二月十八日,晉帝國任命前太傅劉寔當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太尉),劉寔因年老而且患病,堅決辭讓,中央政府不準。
十二月二十四日,任命特級國務官(光祿大夫)高光當國務院總理(尚書令)。
23 晉帝國前中央禁軍總監(北軍中候)呂雍、糧運指揮官(度支校尉)陳顏等,陰謀擁立清河王司馬覃當皇太子,事機洩露,太傅司馬越假傳聖旨,把司馬覃送入金墉城(洛陽城西北角離宮)囚禁。
24 最初,晉帝國太傅司馬越跟兗州州長苟晞,感情親密,互相拜見對方的孃親(“升堂拜母”是一種最深的友情),結拜為異姓兄弟。軍政官(司馬)潘滔警告司馬越說:“兗州位居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