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1/4 頁)
劉琨派使節到京師(首都洛陽),向太傅(上三公之二)司馬越提出建議,請出軍共同###漢趙帝國(首都平陽)皇帝劉聰及鎮東大將軍石勒。但司馬越對青州州長苟晞及豫州州長馮嵩深懷戒心(司馬越用小動作使苟晞生怨,參考三○七年十二月。馮嵩為什麼也跟司馬越不睦,原因不明),恐怕在背後下手,所以拒絕劉琨的計劃。劉琨只好向拓跋猗盧道謝他的幫助,送他返回封國。
劉虎收拾殘兵敗將,西渡河(不知道什麼河),駐屯朔方(指山西省北部)肆盧川(山西省忻州市一帶)。漢趙帝劉聰因劉虎身屬皇族(參考三○四年夏季),封他樓煩公。
18 十月二十三日,晉帝國政府擢升劉琨當平北大將軍,王浚當最高監察長(司空),加授鮮卑段家部落(首府令支【河北省遷安縣】)酋長段務勿塵當大單于。
19 晉帝國京師饑饉一天比一天嚴重,太傅司馬越派出使節,用緊急軍令徵召全國武裝部隊入援中央。晉帝司馬熾對使節說:“代我告訴各地獨當一面的大員(徵、鎮),今天來救,還來得及,再遲就來不及了!”然而,沒有人理會。徵南將軍山簡派大營指揮官(督護)王萬率軍入援,前進到涅陽(河南省鎮平縣南),被雍州難民首領王如擊敗。王如乘機大掠沔水(漢水上游)、漢水地帶,進逼襄陽(徵南將軍府所在·湖北省襄樊市);山簡閉城固守。荊州(州政府設江陵【湖北省江陵縣】)州長王澄親自率領軍隊北上,打算援救京師,抵達沶口(湖北省南漳縣東南,沶水注入夷水【蠻河】處。沶,音yí【姨】),聽到徵南兵團被王如擊敗訊息,軍心動搖,一霎時四散逃命,王澄只好奔回江陵。
中央政府官員多數主張放棄洛陽,遷都逃避災難,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太尉)王衍堅決反對,並賣掉他的座車和駕車的牛,安撫動盪的人心。
山簡被雍州難民另一首領嚴嶷逼迫,放棄襄陽,移防夏口(湖北省武漢市)。
20 漢趙帝國鎮東大將軍石勒率軍渡河(此河不知什麼河),兵鋒直指南陽郡(河南省南陽市)。雍州難民集團首領王如、侯脫、嚴嶷等得到訊息,不願石勒侵入他們地盤,派一萬人進屯襄城郡(河南省襄城縣)阻截。石勒發動攻擊,把一萬人全部俘虜,遂抵達宛縣(南陽郡郡政府所在縣)之北。當時,侯脫據守宛縣,王如據守穰縣(河南省鄧州市)。王如跟侯脫一向都不和睦,遂派人送厚重禮物給石勒,跟石勒結拜異姓兄弟,勸石勒攻擊侯脫。石勒遂攻宛縣,奪到城池。嚴嶷率軍援救,已來不及,遂投降石勒。石勒斬侯脫,把嚴嶷裝上囚車,押送京師,把雍州難民部眾完全併吞。接著南下攻擊襄陽(湖北省襄樊市),一連攻陷江西(湖北省武漢市以西)軍事基地三十餘處,然後班師,打算北返襄城。雍州難民首領、石勒新結盟的異姓兄弟王如,派他的老弟王璃,襲擊石勒,石勒迎頭痛擊,斬王璃,再回江西。
21 晉帝國太傅司馬越,既誅殺晉帝司馬熾的舅父王延等(參考去年【三○九年】三月),大失眾望,民心已去。又因漢趙帝國壓力更重,司馬越內心不安,遂改穿軍服,進宮晉見司馬熾,請求出軍###石勒,並集結兗州、豫州部隊。司馬熾說:“現在蠻夷逐漸逼近京畿,沒有人敢肯定自己可以保全,政府和國家完全靠你領導,怎麼可以遠離京師,使根基孤立?”司馬越說:“我這一趟出去,如果幸運的可以剿滅盜匪(指石勒),則中央政府威望可以重振,總比坐在這裡等待窮困要好。”
十一月十五日,司馬越率戰鬥部隊四萬人,出發前往許昌(河南省許昌市東)。把他的正妻裴妃、世子司馬毗(音pí【皮】),跟龍驤將軍李惲、首都西區衛戍司令(右衛將軍)何倫,留下來保衛京師,並監視宮廷。任命潘滔當首都洛陽市長(河南尹),負責主持留守政府(留臺)。司馬越上書,要求另組流動政府,隨軍行動(行臺)。任命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太尉)王衍當大營參謀長(軍司);把政府和民間素有聲望的人士,全部收容,當大營助理;有名的將領和精銳部隊,都編入戰鬥序列。於是,洛陽的防衛能力全被剝奪。宮廷以及政府機關,沒有士卒警戒,災荒饑饉越發嚴重,金鑾寶殿上都有人倒斃,屍體縱橫,盜賊匪徒,公開殺人搶劫,政府各機關的官員差役都自行武裝,在四周挖鑿壕溝,構築碉堡,對抗攻擊。
三一○年 庚午(4)
司馬越進駐項縣(河南省沈丘縣),任命豫州州長馮嵩當大營左軍政官(左司馬),而自己兼任豫州全權州長。
留在京師的竟陵王司馬楙,由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