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1/4 頁)
帝辛搖搖頭道:
“這深宮秘闕,禁闥森嚴,防範更密,又非塵世山林,妖魔從何而來?而且此乃天子帝都,天子帝氣,萬靈護佑,諸邪易闢,先生此言,莫非錯了!”
雲中子拍手笑曰:
“陛下!若知說有妖魅,妖魅自不敢至矣。惟陛下不識這妖魅,他方能乘機蠱惑;久之不除,釀成大害。豔麗妖嬈最是惑人,能暗侵肌鼻喪元神;若知此等妖魅,世上多為不死之身。”
雲中子說完後,帝辛不由問道:
“宮中既有妖邪。當何物以鎮之?”
雲中子揭開花籃,又取下松枝削的劍來,拿在手中,對帝辛說道:
“此劍乃松樹削成名為巨闕,其中妙用少有人知;這雖是木劍,但這松樹也非凡品,乃洪荒異種,有驅魔之力,雖無寶氣衝鬥,但貧道之花藍之中另有清露,滴於劍上,能除妖斬邪。”
雲中子道罷,將木劍用雙手捧起,奉與帝辛。帝辛接劍曰:
“此物鎮於何處?”
雲中子曰:
“只須掛在分宮褸三日,自有應驗。”
帝辛隨命傳奉官:
“將此劍掛在分官樓前。”
傳奉官領命而去。帝辛復對雲中子曰:
“先生有這等道術,明於陰陽,能察妖魅,何不棄終南山而保朕躬,官居願爵,揚名於後世,豈不美哉!何苦甘為淡泊,沒世無聞?”
雲中子拱手作揖謝道:
“蒙陛下不棄幽隱,欲貧道居官;奈貧道乃山野慵懶之夫,不識治國安邦之法,怕讓陛下失望了”
帝辛搖搖頭不贊成道:
“便是這等,有什麼好處?何如衣紫腰金。封妻廕子,有無窮享享。”
雲中子不語,與帝辛告辭後,離了九間大殿,打了一稽首,大袖飄風,揚長竟出午門去了!兩傍八大夫,本來是要上前奏事,可是又被一個道人來講甚麼妖魅,便耽擱了時候。
帝辛與雲中子談講多時,已是厭倦,袖展龍袍,起駕回宮,令百官暫退。百官無可奈何,只得退朝。話說帝辛駕至壽仙宮前,不見妲己來接駕,帝辛心甚不安。只見侍御官接駕,帝辛問曰:
“蘇美人為何不來接駕?”
侍御官啟陛下:
“蘇娘娘一時偶染暴疾,人事昏沉,臥榻不起。”
帝辛聽罷,忙下龍輦,急進寢宮,揭起金龍幔帳,見妲己面似黃金,如白紙,昏昏慘慘,氣息微茫。懨懨若絕。帝辛便叫:
“美人早晨送朕出宮,美貌如花,為何一時有恙,便是這等垂危,叫朕如何是好?”
看官這是那雲中子寶劍掛在分宮樓,鎮壓的這狸如此模樣,倘若鎮壓這妖怪死了,可保得成湯天下。也是合該這帝辛江山欲失,周室將興,故此帝辛終被他迷惑了!表過不提。
只見妲己微睜杏眼,強啟朱,作之狀,喘吁吁叫一聲:
“陛下!妾身早晨送駕臨軒,午時往迎陛下,不知行至分宮樓前候駕,猛頭見一寶劍高懸,不覺驚出一身冷汗,竟得此危症。想賤妾命薄緣慳,不能長侍陛下於左右,永效于飛之樂矣!乞陛下自愛,無以賤妾為念。”
道罷淚流滿面。帝辛驚得半晌無言。亦含淚對妲己曰:
“朕一時不明,幾為方士所誤。分宮樓所掛之劍,乃終南山氣之上雲中子所進。言道:‘朕宮中有妖氛,將此鎮壓。’孰意竟於美人作祟,乃此子之妖術欲害美人,故捏言朕宮中有妖氣。朕思深宮邃密之地,塵跡不到,焉有妖怪之理?大抵方士誤人,朕為所賣。”
傳令即命左右:
“將那方士所進木劍,用火作速焚燬,毋得遲誤,幾驚壞美人。”
帝辛再對這妲己又再三溫慰,一夜無寢。帝辛無珠,不識仙家誅邪妙法,卻是因美色之惑而取下巨闕劍,使的被鎮壓的千年狐狸精的元神再度脫劫,自己也被迷的神魂巔倒,不辨是非。
那木劍被帝辛命人取下之後,放於火上焚燒,許久不曾變化,知道有異,手下之人連忙上報帝辛知曉,帝辛聽報心中大怒,下令定要人毀了那木劍,那手下無法只好再次焚燒,不過那木劍還是沒有變化,惟恐帝辛怪罪,於是就出了一個主意,宰了一頭黑狗,用黑狗血澆在木劍之上,片刻之間那木劍大火重燃,燒成灰燼,不過在煙氣之中有一道劍光從木劍中飛遁而出,投入空中不見。
那雲中子,剛出朝歌城沒有多久,只覺心神一震,一道劍光飛入懷中,便知道自己佈置於王宮的仙法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