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為日本財團企業的擴張提供堅實的基礎。仔細檢視三井物產旗下的“三井資訊電子公司”(原MBK Microtek公司)的80多位交易客戶,就會發現很多熟悉的名字,其中包括:東芝、索尼、NEC、富士通、松下、三菱電機、佳能、三洋電機、夏普、日本IBM、富士膠片、中華映管 (臺)、三星(韓)、LG(韓)、上廣電NEC(中)、京東方(中)、聯想(中)、龍騰光電 (中)、英特爾(美)、蘋果(美)、德州儀器(美)、西門子。
追溯歷史可以發現,在整個上世紀80年代,上廣電和日本財團的合作都僅限於生產裝置的引進。1978年,國家批准上海電視機廠(上廣電的前身)從日本富士財團的日立公司引進全國第一條彩電生產線,1982年10月份正式竣工投產,生產出第一臺“金星牌”彩電。1987年,三井物產攜手其財團旗下的東芝公司,幫助上廣電成立了投資額達27億元的“上海永新彩色映象管公司”,其裝置全部從東芝公司引進,專案完成後成為1992年的上海市1號工程。
在當時,27億元的投資是相當巨大的,但是三井財團沒有參與投資,三井物產只是將東芝的裝置賣給了中方。此後,“上海永新彩色映象管公司”由上海廣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永新彩管(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上菱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和上海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經營。但是,圍繞“上海永新彩色映象管公司”這個錢箱,許許多多的中外合資零部件企業相繼發展起來,其中最典型的是中日合資的“上海新芝電子有限公司”。
1993年2月,“上海新芝電子有限公司”(簡稱:新芝電子)正式成立,由上海永新彩色映象管公司、三井物產、東芝公司、東芝(中國)有限公司合資經營,投資比例分別為65%、、、。合資公司一、二期總投資7;983萬美元,註冊資本3;萬美元,引進了東芝公司蔭罩生產線成套裝置及技術,採用先進的光化刻蝕方法,主要生產和銷售彩色映象管用平板蔭罩。新芝電子生產的平板蔭罩是彩色映象管的關鍵部件。
三井財團的一貫做法就是在這樣的關鍵零部件企業中進行投資,可以用很少的資金投入滲透到產業鏈上下游的很多環節,同時建立起與當地眾多相關製造企業的聯絡,及時把握市場的需求和變化。新芝品牌的蔭罩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三分之一,先後與咸陽彩虹、天津三星、上海永新、長沙LG、東莞福地、深圳三星和深圳賽格日立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係。與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德國等國建立了全新的銷售渠道及供貨關係。
除了“新芝電子”以外,上海永新彩色映象管公司還先後投資成立了另外幾家配套企業,如上海永新愛奇電子有限公司、上海永新靈奇電子有限公司、上海新李園電子玻璃有限公司等,分別提供彩管用電子槍、金屬零件和與顯示器件相關的產品。其中,上海永新愛奇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為上海永新彩色映象管股份有限公司配套生產電子槍,有多條日本東芝、三菱和韓國LG的流水線。
緊跟三井財團的步伐
1993年9月,索尼公司作為三井財團的重要關聯企業,與上廣電旗下的上海廣電資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建立了“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簡稱:索廣電子),註冊資金1000萬美元,總投資額2500萬美元。這也是索尼公司在華的首家合資工廠。目前,索廣電子是以生產製造8mm攝錄放一體機、DV攝像機、數碼相機、DVD、組合音響、Play Station(遊戲機)用的光學拾音頭和與此配套機芯等為主,同時匯入組合音響等製造工作,又逐步向DVD、DV攝像機等數字化家庭影視系列產品拓展。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節 重複“引進…再引進”的老路(2)
索尼(Sony)數碼攝像機2002年在中國的年銷量約15萬臺,已佔有中國市場約50%的份額。為此,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秘密制定了一個“長城計劃”,其核心內容就是要透過數碼攝像機的本地化生產,降低產品成本和售價,將專業攝錄機產品向專業用途以外的消費者推廣。 然而,2002年初時,索尼公司把由上海索廣電子負責生產的8mm攝像機等產品,遷回日本國內的幸田製造廠和美濃加茂製造廠生產。有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是為防止相關核心技術被中方企業獲取。
藉助“索廣電子”這家組裝企業平臺的支撐,索尼公司先後在中國成立了產業配套和產業延伸的幾家企業。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