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青州之鵬第83節新城錦西(第1/3 頁)
鴿子咕咕叫著,並在原木塔樓上留下層層疊疊的鳥糞。但林飛對此並不介意,他喜歡獨自爬上塔樓用小米餵養他的鴿子,並從塔樓眺望海灣以及整個錦西城。或許以中原的標準來說“錦西城”充其量只能算個寨子。但就遼東而言,這裡有城牆,有箭樓,有港口,有市場,有衙門,無論從何種角度上來說,它都是一座城,一座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的城。而隨著第一批中原移民的到來,錦西城亦像是一株吸收了充足養分的樹苗一般茁壯成長。
總有一天我栽下的樹苗會長成蒼天大樹——林飛環視著人來人往的街道在心中如此起誓著。是的,這裡的每一個碼頭,每一條街道,每一間房舍,皆出於林飛之手。是他說服蹋頓在小白狼河口南岸建錦西城;是他指揮王烈招來的奴隸在小白狼河口起最初的碼頭;是他用商隊運來的布匹、美酒同烏桓人換取糧食、牛羊,以便第一批抵達後能立即著手屯墾。事實上,以後世的地理劃分來說,此地不應該是“錦西”,而應該是“錦州”,因為小白狼河正是未來的小淩河。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蔡吉要一座城,林飛給了她一座城,而且位置比她原先選的還要好。
“林郎君果然在此啊。”
一個洪亮的聲音打斷了林飛的思緒。順著這熟悉的聲音,林飛一眼就望見,一身八卦白袍的于吉正愜意地倚坐在由蜀錦、皮毛裝飾的轎子上,由八個身強力壯的奴隸將其抬得穩如平地。而在於吉的身後則跟著數十名男女信徒,他們中有中原來的太平道教眾,有烏桓人、扶余人。還有一些說不出名來的野人。據說這些新近加入的蠻子都是附近的法師、巫師,因鬥法失敗而被于吉收服。當然所謂的“鬥法”在林飛眼裡不過是唬人的把戲而已,並且一些橋段以前還是由他林飛設計的。
管他的呢。反正能唬住蠻子就成。畢竟僅靠移民以及王烈的手下根本無法保住錦西城。林飛之所以能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北疆建立起一座屬於漢人的城池,關鍵還是靠了烏桓大人蹋頓的支援。而蹋頓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之所以會向林飛提供幫助。是因為他需要中原的鐵器、中原的布匹、中原的器皿。烏桓人是優秀的戰士,但絕不是好的工匠。他們的工藝水品甚至都不及三韓人。三韓人至少能打出優良的刀劍,而烏桓人要是沒有漢人、三韓人的工匠。他們連補盔甲的人都沒有。所以蹋頓需要錦西港,正如錦西需要烏桓人保護一樣。只不過可又有誰能保證,那個住在昌黎城內的蠻子哪天不會一個頭腦發熱。突然衝入城中洗劫一番。因此。至少在錦西能積聚起屬於自己的力量之前,他們需要有這樣一個富有“神力”的人物來鎮住反覆無常的蠻夷。
抱著如此想法,林飛臉上掛起了公式化的笑容快步走下樓,向于吉拱手招呼道,“大上師來訪,未曾遠迎。失敬失敬。”
“林郎君客氣了。是本座不請自到。”于吉客氣地拱手還禮,卻並沒有讓奴隸放下轎子的意思,所以他依舊保持著俯視林飛的姿態。向其提議道,“林郎君,本座要北邊的山頭上建一座占星閣、一座神殿。用以占卜算卦。”
占星閣?神殿?這老兒真把他自個兒當神仙了?還是當他是這兒的皇帝?林飛顯然不喜歡于吉這種高高在上的態度。特別是在知道各自底細的情況下,于吉的種種裝腔作勢在林飛看來十分可笑。但他卻又不得不擺出一副虔誠的模樣回應道。“上師明鑑,在下不是已為上師在城西建起精舍?”
“城西的風水不行。而且那精舍太小了,本座需要一座神殿,方能便與接見前來求學、求醫的信眾。”于吉連連搖頭。
前來求學的信眾?是說那些蠻子嗎?夠了,適可而止吧。就算是符水也不是百試百靈的靈丹妙藥。總會有救治不成功的時候,到時候要怎麼向這些蠻子做解釋?像在中原時那樣說救不了是不通道的緣故?但願這些蠻子能聽你解釋。林飛一面腹誹著于吉,一面則兩手一攤苦笑著回應說,“上師,正如汝所見,百姓才剛剛登岸,他們需要安置,需要歇息。而且遼東的夏季很短,冬季很長,在寒冬來臨之前,錦西城需要屯儲足夠的糧食過冬。恐怕一時半會兒城內難以抽出足夠的人手建神殿。”
“東萊會運來足夠的糧草讓城內百姓過冬。這點林郎君不必費心。”于吉嗤之以鼻道。
“上師明鑑,蔡使君確實答應過會提供糧草給錦西城,但上師也別忘了,海路十分兇險。這次移民船隊,就有一艘船在海上迷了路,從此再無蹤影。”林飛不甘示弱地警告道。
耳聽林飛提起了洶湧的大海,于吉的臉色不由微微發生了些許變化。看來上一次的海上之旅給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