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青州之鵬第58節曹府夜宴(第2/3 頁)
,驃騎將軍張濟自關中一路追殺天子至南陽,實乃亂臣賊子。眼下張濟雖已中流矢而亡,但其侄張繡攜殘部暗附劉表,屯兵宛城,大有威脅許都之勢力。孤受天子之命,不日將出兵宛城,蔡使君可願隨孤一同討伐張繡?”
討張繡?宛城之戰?!蔡聽罷曹操所言,不由自主地就將目光投向了坐在對面的曹昂。心想,姑且不論曹操用天子的名頭壓自己,難道身為執金吾的曹昂,也還是會像歷史上那般隨曹操出征宛城?
哪知曹昂眼見蔡吉正盯著自己看,立馬就自豪地當眾宣佈道,“不瞞蔡使君,昂與二弟均會參戰。”
“丕公子也要出征?”雖然蔡吉明知歷史上,未滿十歲的曹丕確實參與了宛城之戰。但此刻的她還是很難想象,對面那個文靜的小男孩身披鎧甲的樣子。
曹昂耳聽蔡吉的口氣似乎有些半信半疑,當即一把摟過曹丕,衝著蔡吉咧嘴笑道,“府君莫要小看子桓。這小子可是師承典都尉。再說吾曹家子弟。每戰皆身先士卒,子桓又豈能落後。對吧,子桓?”
“子桓定立下戰功,不負父親所望!”曹丕像模像樣地朝父親拱手道。
“好!這才像曹孟德的兒子!”曹操拍著曹丕的肩膀高興得哈哈大笑。在場的諸多賓客見狀,自然是紛紛出言誇獎起曹家子弟武勇。並預祝曹操旗開得勝。
然而此刻的蔡吉,在跟著一起賠笑之餘,卻在也在心中暗自腹誹。曹操這算哪門子的優良家風。須知歷史上,諸多上位者都忌諱和嫡子住在一起或者出現在同一地點。怕得就是出現意外,父子一起遇難。可曹操倒好。打個仗還把兩個兒子一起帶在身旁。生怕不被人包餃子。難怪宛城一戰,他會連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就連次子曹丕都是自己騎馬突圍脫險。就這一點來說,蔡吉剛才誇讚曹丕伶俐也沒說錯。而眼下曹操竟還要拖自己一起下水參加宛城之戰!
要不要在宛城之戰給曹操添把火?讓這一家子徹底從歷史舞臺上消失?蔡吉腦中兇光一閃,萌生這一念頭。但她轉念一想又放棄了謀害曹操一家的想法。且不論在亂軍之中成功狙殺曹操父子的機率。就算此事真成了,她蔡吉也不見得能得多少好處。畢竟眼下天下間最強的勢力不是曹操而是袁紹。歷史上,曹操勝袁紹本身就帶著些許僥倖。要是曹操再一死,試問這天下間又有誰能製得住袁紹?蔡吉可不想自己冒如此大風險行事,到頭來卻是在給袁紹做嫁衣。
想到這裡。蔡吉下意識地抬起了頭,卻不曾想竟正好對上了曹昂熱忱的目光。在那一刻一種從未有過的慌亂感蔓延上了蔡吉的心頭,令她心虛地低下了頭——我剛才是在想如何殺死這個男子。還有他的父親和弟弟吶……
且就在蔡吉心亂如麻之際,一旁的劉備倒是主動拱手向曹操進言道。“司空攻宛城可需備出戰乎?”
“張繡不過一介武夫,無須劉使君出馬。”曹操笑著擺手否決道。然而曹操雖拒絕了劉備,卻不代表他會就此放過蔡吉。這不,曹操上一刻才說完無須劉使君出馬,下一刻卻又將目光投向蔡吉道,“素聞蔡使君智勇雙全,宛城之戰若是有使君為孤出謀劃策,豈不妙哉。”
“曹司空過獎。吉其實對行軍打仗一竅不通。更何況呂布已與袁術結盟,吉擔心呂布接下來會對東萊不利。”蔡吉竭力推辭道。
“蔡使君多慮了。有劉使君在,諒呂布那廝不敢有輕舉妄動。再說宛城之戰關乎許都的安危,蔡使君不會棄陛下於不顧吧?”曹操不依不饒道。
蔡吉見曹操橫豎硬是要自己參加宛城之戰,心想,罷了,你曹孟德不怕丟臉,我蔡安貞又有什麼好怕的。屆時能阻止張繡復叛,固然是皆大歡喜。若是曹操依舊要強納張繡之嫂為妾,那大不了自己直接退出是非之地。在心中的蔡吉,當即恭敬地向曹操俯身領命,“承蒙司空不棄,吉願效綿薄之力。”
眼見蔡吉的態度頗為順從,心情大好的曹操,當即朗聲鼓掌道,“來人,奏樂,以壯軍威!”
隨著曹操一聲令下,從堂下走出了一隊黑衣樂師,在稍加除錯之後,堂上頓時就回蕩起了一曲帶著濃烈古風的曲調。也不知是誰先挑頭唱了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緊跟著包括曹操在內的曹營將帥,紛紛和著拍子唱起了那首古老的戰歌。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誠然蔡吉沒有跟著一起唱,但曹營上下同仇敵愾的氣勢卻令她深深為之震撼。眼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