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青州之鵬第38節說曹操曹操到(第2/3 頁)
”劉協愕然地重複道。顯然這句話已然超出了面前這位少年天子固有的思維模式。這天下間怎麼會沒有恆古之敵?在劉協看來他的敵人實在是太多了。猖獗野蠻的李傕、郭汜以及匈奴人;見死不救的袁紹、袁術、劉表等諸侯;還有肆虐山野的諸多流寇毛賊,統統都是他劉協恨不得碎屍萬段的敵人。
而這一邊李達眼見天子一副驚訝得無所是從的表情,又跟著補充了一句道,“吾家主公還說,以和為貴。”
“以和為貴?天下無恆古之敵?”劉協皺起眉頭將前後兩句話在心中又回味了一番之後,突然恍然大悟道,“不要怕被別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說明你還有用……原來是這樣,朕受教了。”
沒錯,劉協來找李達並非單純的想聽故事,而是旨在從蔡吉的事蹟中取經。話說當初劉協得知這天下間竟有一個同自己一般大的女太守之時,很震驚。也很吃味。要知道劉協這個皇帝當得並不窩心,大多數人都將他當孩子看,而不是當皇帝來尊重。那麼一個十四歲的女太守又是如何治理一郡之地?如何拉攏人心?如何對付敵人?甚至擁有像李達這等忠義之士為其效忠呢?抱著這樣的疑問,劉協開始向李達打聽蔡吉在東萊的所作所為。卻不曾想,這一打探之下。竟是越聽越覺得有味道。比起太傅們枯燥的說教來,蔡吉所作所為無疑要生動明瞭得多。更何況對方與自己同齡,正好可以拿來做參考。因此在劉協眼中那個素未謀面的東萊女太守儼然已經成了他的良師。
至於李達對蔡吉每每都以“吾家主公”相稱。劉協也並不在意,甚至還順著對方的話頭也稱蔡吉為“汝家主公”。這一來是為了尊重李達對蔡吉的忠義,二來劉協也希望能借此拉近與李達的關係。畢竟劉協身邊值得信賴的人實在是太少了。而既值得信賴。又有本事。且年輕的俊傑,似乎也只有李達一人而已。因此劉協在心底是十分迫切想要將李達收為心腹,哪怕他已認蔡吉為主。
想到這裡,劉協突然將話題一轉,向李達問道,“智深,朕與汝家主公同齡。汝說,是汝家主公厲害?還是朕厲害?”
面對劉協如此孩子氣的提問。李達自然是不能以同樣孩子氣的方式回答。好在伴君半年來李達多少也學會了點應付之道。卻見他一個抱拳回應說,“陛下是天子。天子無人能及。”
“智深,汝何時也學會了奉承。”劉協苦笑著搖了搖頭。跟著站起身望著面前宛若荒地的宮廷,長嘆一口氣自答道。“朕不如汝家主公。朕以前一直以為諸臣不把朕放在眼裡,是因為朕太過年幼。但聽罷汝家主公蔡安貞的經歷之後,朕終於明白了,群臣不在乎朕,並不是因為朕年幼,而是因為朕還不是個合格的上位者。朕沒有手段令群臣臣服於朕。”
“陛下……”面對天子一番推心置腹的坦言,李達一時間還真不知該說什麼才好。畢竟他也認為年輕的天子為人雖和善卻沒有自家主公有本事。
且就在李達尷尬之際,劉協卻突然將語調一提,激昂地說道,“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朕既然已知自身不足之處,朕就要學習,要變強,要結識更多的才俊!智深,朕很期待與汝家主公見面。”
“陛下,待到東萊解圍,吾家主公一定會上京面聖。”李達也同樣憧憬道。
“朕差點忘了東萊現下正與呂布交戰。”一想到溫侯呂布,想到年幼時種種經歷,這會兒的劉協亦不由自主地唏噓道,“那可是當初誅殺董賊的溫侯呂布啊!東萊蔡氏竟敢與其正面交鋒,真乃女中豪傑也。”
李達聽天子讚揚蔡吉,得意之餘,也跟著傲然道,“溫侯呂布有何可懼。東萊亦有太史子義將軍坐鎮!”
“聽智深所言,太史子義不遜於飛將呂奉先?”劉協好奇地問道。畢竟當年呂布的武勇給年幼的劉協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李達對太史慈的推崇,在劉協看來更像是一種少年郎對自家師長的盲目崇拜。
哪知此時的李達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當初李傕、郭汜等董賊餘孽圍攻長安,呂布丟棄了陛下隻身而逃。此刻的太史將軍則在東萊與吾家主公共患難。兩者怎能相提並論。”
劉協沒想到李達會如此作答。但一想到當年司徒王允之死,以及這些年來李傕、郭汜等人對自己的壓迫。深有感觸的劉協,頓時長眉一挑,鄭重其事地向李達拱手道,“智深言之有理。是朕膚淺了。看來東萊真是藏龍臥虎之地。卻不知朕何時也能得此忠勇雙全之士。”
“陛下是天子,只要振臂一呼終會有忠義之士來投。”李達向著面前與自家主公一般大小的少年天子打氣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