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青州之鵬第34節大戰在即(第2/3 頁)
面黑壓壓的整整兩萬多呂布軍。而在他的身旁守城的不其子弟兵已不足兩千人。雖說憑藉著不其城高大的城牆以及繞城的護城壕,不其守軍已經連續十天擊退了呂布軍的數次進攻。但童恢心裡很清楚,仰仗十比一的兵力優勢,呂布軍很快就能在護城壕上填出一條血路來,屆時整個攻城戰將陷入更為殘酷的鏖戰之中。
然而饒是如此,身為不其縣令的童恢依舊挺直了腰板直面強敵。這不僅是因為不其城有高大的城牆,有繞城的護城壕,有充足的箭矢,有滿倉的糧草,更為重要的是童恢堅信小蔡府君一定會來救援不其城。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在小蔡府君趕回東萊之前,將呂布擋在東萊郡外。
咚……咚……咚……沉悶的戰鼓聲再一次響徹了天際,同時也預示著呂布軍下一輪的進攻即將開始。城頭先前還在歇息的守軍紛紛從女牆下爬起,列成佇列。誠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已疲憊不堪,但既然催命的鼓聲已響。擺在他們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殺敵!
就著震天的鼓聲大約一千多名呂布軍手持盾牌、土袋,叫嚷著直衝不其城南門前的護城壕。那裡堆積著近百具屍體以及浸滿血與水的土袋。而這批呂布軍顯然也是來為此“橋”添磚加瓦的。城頭上的守軍自然不會任由其在護城壕內填出一條道來。身為主帥的童恢更是冷靜地計算著弓箭的有效射程。千步,百步,五十步……
“放!”
隨著童恢一聲令下,漫天的箭雨朝著呂布軍劈頭蓋腦襲來。衝在最前頭的小卒應聲而倒成為了屍橋的一部分。而他的同袍們則踏著他的屍體繼續上前將一袋袋土袋丟入護城壕內。不一會兒的功夫,呂布軍便以數十具屍體以及大量的土袋填出了三座屍橋來。似乎是受到這一成果的激勵,呂布軍中的戰鼓聲也隨之急促起來。緊跟著從軍陣中冒出了三組肩扛雲梯的戰隊直奔不其城南門。緊隨其後的還有一隊抬著撞木的力士。
“放!”
無視腳下越積越多的屍首,童恢鐵青著臉再一次發出了冷峻的號令。於是乎,又一輪密集的箭雨落在了呂布軍的頭頂。然而城上的守軍終究是連續鏖戰了數日。經過兩輪齊射之後。弓箭手拉弓上弦的速度也明顯降了下來。而呂布軍也趁著減弱的間隙加快了步伐。
終於,第一架雲梯靠上了不其城牆。然而還未等呂布軍歡呼,城頭就滾下了一枚檑木,直將雲梯連同底下正準備攀爬的呂布軍砸得血肉橫飛。只可惜,一枚檑木並不能阻止呂布軍的攻勢。不一會兒的功夫,另兩架雲梯也搭了上來城頭。
眼瞅著呂布軍即將登城肉搏,童恢的部將趕緊向其勸說道,“此地兇險。還請主公速離南門!”
“南門未失,老夫乃怎可棄眾人而逃,如此一來豈不是要亂軍心。”童恢固執的搖頭道。
“倘若主公有所閃失。軍心更亂!”部將急得直跺腳道,“來人!快扶主公下樓。”
不曾想。就在童恢與部將拉扯之際,忽聽城上有人大喊道,“援軍!是小蔡府君的援軍!”
童恢等人一聽援軍到來,不約而同地都循聲望去,只見呂布軍陣的左翼驟然間冒出了一隊人馬。雖說離不其城尚有一定的距離,但那面迎風招展的蔡字旗還是在第一時間激勵了不其城頭的所有人。尤其是童恢。連日來的壓抑與焦慮在這一刻得到釋放,令這位已經年滿六旬的老者宛如熱血青壯,大聲疾呼道,“援軍已到!殺!”
“殺!”守軍肺腑的喊殺聲再次籠罩了整個不其城頭,同時亦昭告了呂布軍第十天攻城的失敗。
然而不其城這一日雖抵擋住了呂布軍的攻勢,可城外的援軍卻並沒有突破呂布軍陣與城內守軍匯合,而是在呂布軍周圍滋擾了一圈之後,便掉頭脫離了戰場。可饒是如此,這隊突然冒出的東萊援軍還是給攻城的呂布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畢竟呂布軍此番是異地作戰,若被對方切了後路與糧道情況可就不妙了。於是,一入夜呂布便將一干部將招到了大帳之內商議對策。
“稟主公,蔡安貞部現正紮營於嶗山腳下。今日滋擾吾部之敵,因是其先鋒。”臧霸將斥候探得的訊息向呂布稟報道。
“蔡安貞親自領兵回援東萊?未曾想,這丫頭倒也有些膽識。哈哈,不知其上了戰場又會是怎生一番風情。”呂布饒有興致地嘖嘖稱其道。
“該不會身披金甲,頭戴金釵?”孫觀同樣摸著下巴想象起女子上戰場的樣子。
呂布聽罷卻擺手糾正道,“應是頭裹紅巾。草原上的女馬賊時常做此打扮。”
然而相比呂布等人對紅妝英姿的憧憬,身為軍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