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 青州之鵬第74節潁川辛毗(第2/3 頁)
,“是北海的公沙家。”
辛毗聽罷,想了想之後,向管統求證道,“北海?是膠東的那家?”
“正是膠東公沙家。當年王修在孔融麾下之時,就曾率兵攻入公沙堡,斬殺了族長公沙盧兄弟。如今王修在蔡安貞的扶持下儼然已成半個北海太守,對公沙家等當地名門更是苛刻異常。故公沙家代表北海名門派人來找過統,希望能將北海七縣歸於大公子管轄。”管統興致勃勃地向辛毗述說道。
北海七縣?他一個公沙家能代表北海七縣?辛毗顯然對管統的誇張說法有些嗤之以鼻。須知他既然能一語道出公沙家的位置,自然對這個家族也有些瞭解。事實上,公沙家根本算不上名門,而是一個營壘塹壕的地方宗族而已。從當初王修能只帶幾個騎兵衝入公沙堡殺人可以看出,這種土豪欺負欺負農夫還成,在擁有軍隊的官府面前根本不堪一擊。與其指望這種貨色掀起大浪。還不如暫時留作“暗樁”,以備日後不時之需。所以辛毗在聽完管統的介紹之後,再一次打起了官腔道,“毗回去後會同別駕提及此事。不過東萊以及北海七縣,在名義上依舊隸屬於青州。蔡安貞也一直對主公恭敬有加。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讓這些豪族惹出事端來。”
管統耳聽辛毗並沒有利用公沙家做文章的意思,不由垮下臉道,“依辛特使的意思。難道就這麼放任蔡安貞南下去幫曹操?”
面對管統三不罷四不休的態度,辛毗多少也有些不耐煩起來。要知道,上一次袁譚挑釁蔡安貞的事。讓郭圖差一點就栽了一個跟頭。而如今以青州別駕身份輔佐袁大公子的人。正是他的哥哥辛評。辛毗可不想因管統魯莽之舉,給自己的大哥找麻煩。更何況辛毗從來就沒看好過袁紹。他之所以會在袁紹麾下出仕,一來是出於大哥強拉硬拽的結果;二來辛家既然身處袁紹的控制之下,出仕為其辦事也是沒辦法的事。故而在為袁紹謀利與自保之間,辛毗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自保。所以辛毗跟著便咳嗽了一聲,故作鄭重地向管統警告道,“管郡承,有一點毗要提醒汝。主公確實厭煩曹操。可相比之下,主公更痛恨的是袁術。所以主公的心思非吾等所能揣測。而吾等眼下所能做的,就是按照主公之令按部就班。”
管統眼見辛毗搬出了袁紹來壓自己。自然是不好再多言語。不過在心中,管統儼然已將辛毗當做一個弄臣。一個只求自保不求上進的弄臣。既然汝不敢但責任,就由管某自行佈置此事。於是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之後,管統也不再同辛毗多廢話,而是將口風一轉探問道,“辛特使可以出發了嗎?”
“那是當然。”辛毗調整了一下心態,向管統報以了公式化的微笑。
當辛毗與管統坐著牛車來到太守府之時已是晌午時分。照理說此刻本該是府衙最忙碌的時候,然而正如辛毗所預言的那般,蔡吉極其爽快地接見了他二人。不僅如此,一同會面的還有蔡吉的首席軍師郭嘉,郭奉孝。
卻見四人就在蔡吉的書房之中,各按賓主就坐之後,辛毗率先向蔡吉作揖施禮道,“潁川人辛毗,辛佐治見過蔡使君。”
又是一個潁川出身的軍師。後世有“紹興師爺”的說法,不知東漢可否來個“潁川軍師”專稱。蔡吉一面打量著面前不過二十七、八歲的年輕特使,一面則在心中如此感嘆著。不過除去《三國演義》中有關辛家被審配屠戮的記述。辛毗在歷史上最出彩的地方還是在於,他有個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兒辛憲英。說起來那位被晉書評價為“聰明有才鑑”辛才女,也該有七歲了吧。還真看不出來眼前這個清俊的年輕男子已為人父了呢。當然坐在自己身旁的奉孝先生乍一看上去也不像是人父。不過八卦歸八卦,依照史書上的說法辛毗一向不看好袁紹。卻不知他今日要怎樣替袁紹做說客。
想到這裡,蔡吉當即客套地抬手回應說,“佐治先生不必多禮。說起來是本府遠行數月,令先生久等了。”
“使君客氣。使君乃是奉天子之命進京面聖,毗就算因此再等數月又有何妨。卻不知現下京師情況如何?”辛毗以謙恭而又關切地語調向蔡吉詢問道。
有意思,我還沒提面聖的事呢,對方倒是先問起了許都的情況。也不知這辛佐治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蔡吉暗自腹誹了一下辛毗的目的之後,便順著對方的話頭,長嘆了一口氣道,“不瞞佐治先生,本府離開許都之時,陛下曾再三囑咐本府,要東萊出兵討伐袁術。哪知恰逢此時本初公也下令要吉出兵,東萊兵力有限,吉現在可真是左右為難啊。”
早就料到蔡吉會叫苦的辛毗,並沒有因此而語塞,而是長袖一甩,侃侃而談道,“蔡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