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部分(第2/4 頁)
是寥寥可數。即便劉備放心他,信任他,但難保劉傑會向劉備一樣,對他信任無比?就算劉傑信任,但後世的劉家子孫呢?他們真的允許一個隨時可以威脅他們的勢力存在嗎?
開國時,封王。治國時,消蕃。隨後再以叛亂罪名誅蕃王九族。這是再正常不過了。羅靈風在時,也許會忌憚於他,但是人終有一死,假若羅靈風一死,誰能保證日後的君王不對他的後代下手?他也不希望羅家就因此而絕了後。
羅靈風道:“稟皇上,高祖曾經有言‘外姓者,不能為忘’,安邑王與范陽王皆為皇上的兄弟。雖是異姓,卻實比骨肉,不在此行列之中。而在下不過是商賈出身,實在不能接此重任。請主公收回成命。”
劉備不已為然道:“靈風此言就不對了,你在朕最危難之際,加入朕的麾下,二十多年來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所立大小功勳,足夠擔當此重任。你我相識多年,相處得一直非常的融洽,朕早已將你看成自己的弟弟一般,何必又計較那麼多。”他說得誠懇,這也是他的本意。他對羅靈風的忠心是百分之百的相信的,因此,他想讓羅靈風一輩子都效忠於自己,一輩子保劉家的大漢江山,所以,他就用了這個方法來困住羅靈風,他本以為羅靈風在接任江東王一職後,會讓這個奇才更加的感激自己,為自己效命,卻不曾想過對方會拒絕,驚諤之下不免有些意外。
羅靈風道:“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才能享得太平。若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票,吾得而食諸?天下只會再度陷入混亂之中。”他說的是齊景公和孔子的對話。
當年孔子周遊齊國,齊景公向孔子問政事,孔子恭敬的回答說:“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景公說:“說得好啊!如果確實君不是君,臣不是臣,父不是父,子不是子,即使有了糧食,我能吃得著它嗎?”
而羅靈風正是用了典故來回絕劉備。
劉備還想勸說。
荀彧站出來道:“稟皇上,軍師顧忌的是!高祖乃我大漢之魂,身為高祖子孫,若帶頭違背高祖之言的話,恐怕是有不妥。”他一心向漢,絕不允許大漢再度陷入戰亂之中,他目光較劉備要長遠上許多,他認為即使羅靈風不反,難保他的子孫不反,憑藉羅靈風的威望以及關係,若出了一個真正有本事的野心家,難保不會動搖大漢的根基。他入劉營雖短,但已經處處為大漢的將來做考慮。本來,他聽劉備封羅靈風為王,就焦慮不已,卻又不好強出頭辯解,現羅靈風第一個反對,他也順理成章的隨聲附和。
第二個說話的是諸葛亮,他道:“皇上,軍師雖有過人的功勳,但大漢王朝百年來都未有人破此先例,莫非皇上真的想第一個破此先例!”他和羅靈風共事多年,知道羅靈風心中的顧及,在公在私,他都必須幫上他一把。
龐統也道:“皇上,強扭的瓜不甜,軍師生性懶散,不喜一些繁雜之事,還不如隨他的性,策封一個他喜歡的官職給他!”他彷彿已經猜中了劉備的心中所想,暗示劉備要想留住他,就必須隨他的喜好,讓他任一個想走卻走不了的職位。
羅靈風再次懇求道:“皇上,收回成命吧!麟就算死也不願接此重任。”
劉備見麾下重臣各個都反對,一時間也失了主意,想了許久,道:“好吧!可是……”這個時候,他又有些為難了,諸葛亮為丞相,荀彧為御史大夫,田豐為司徒。這些命令都已經都頒佈下去了,總不可能將他們的官位撤除吧?
賈詡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提議道:“天下剛剛平息,許多地方都存在軍力過多,士兵煩亂的現象,若長久不治,必然是一處隱患。軍師之才,可比漢初之張良,韓信。軍師之功大多在於軍功,不如就任他來處理此事?”
劉備大喜道:“好,就任命軍師為兵馬大元帥領盧江侯,封萬戶,賜節埕,特命劍覆上殿,入朝不趨。”
羅靈風還想拒絕,但見劉備已經有些不滿,再拒絕也說不過去,只好領命道:“謝皇上賞賜。”
兵馬大元帥確實是一個閒職,如今天下戰亂已平,幾乎根本就不需要動兵。賈詡說的那個問題,羅靈風一個裁軍練精的命令就搞定了。另外,再加上新漢剛立,擴土開田所用的人力是供不應求,根本就不用擔心這些裁軍的人會無所事事,遊手好閒。
唯一值得他關注的就是水軍的訓練。司馬懿所在的扶桑一直是軍中的一個隱患。但是他知道現在他們還是無力遠征,畢竟路程相差太遠,許多困難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
不過,他有陸遜,呂蒙,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