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來。
這一天,可把宋德貴累得夠嗆。可他心裡那個高興勁兒就甭提了……
傍晚,院子裡駛進來一輛黑色小轎車,倉庫主任田中率部下急忙走出辦公室。
這是每天的一次例行檢查。
田中領著上司小澤在院子裡檢查了一圈,然後自信地帶頭進了225號倉庫。
倉庫裡的垛位擺放得有條有理,整整齊齊,小澤一邊走一邊說:“不錯,真不錯。”
受到上司的稱讚,田中洋洋自得:“227號也是這樣。”說著,與小澤等人向227號倉庫走去。
就在田中拉開227號倉庫大門的一瞬間,一股火苗突然竄了起來。田中一夥驚呆了。過了一會兒才大聲驚呼:“來人救火呀!快來人呀!”
工人們已經下班,倉庫裡只有幾個執勤人員。慌亂中,他們只顧救227號倉庫的大火,卻不知225號倉庫也著起火來。待火光驚動了大廣場(今中山廣場)消防署時,兩座庫房已經燒得有皮沒毛了。
宋德貴站在寺兒溝的小山上,眺望著遠處的滾滾濃煙,像父親欣賞著剛出生的兒子,心裡充滿了驕傲。
據事後估算,這場大火,使日寇損失近六十萬元。
越燒越旺
1938年2月末,上海總部再次將黃振先調回天津,同時抽調大連行動隊的骨幹分子秋世顯、石永貴、宋德貴一併到天津工作。
選派的精兵強將匯聚天津之後,黃振先立刻在英租界二十一路耀華里的雜食鋪召開會議。
黃振先在會上著重指出:“鑑於日本軍隊對中國內地咄咄逼人的態勢,有必要在天津製造幾起大爆炸,打亂敵人的運輸。我們的主攻方向就是塘沽和天津之間的鐵路!”
2月28日,黃振先和秋世顯裝扮成賣雜貨的小販,推著一輛手推車來到天津站以東大連沽附近的鐵路線旁。
中午,兩人裝作很累的樣子,在路基旁坐下,觀察下手的地點。
這時,兩名巡邏的日本兵持槍走來,一見兩人,便如臨大敵地撲了過來。
“你們什麼的幹活?”一名日軍上等兵端著帶刺刀的步槍大聲吆喝。
“我們的小買賣,累了,歇一歇的幹活。”秋世顯站起來,從車上捧一把花生遞給上等兵。
兩個日本兵把花生“嘎吱”、“嘎吱”大嚼了一陣子。然後,上等兵一揮手,“這裡不準休息的幹活,通通開路的!”
黃振先和秋世顯急忙起身推起小車離開。
走出不遠,黃振先見日本兵已經走開,站住說道:“我看這裡埋炸藥正好,是個三岔口,一炸兩個方向的火車都完蛋!”
兩人立刻行動起來。秋世顯解開麻袋,將花生倒在車上,從袋子底掏出一大包炸藥。黃振先也從另一個袋子裡摸出了雷管、導火索。兩人將炸藥包塞到枕木中間……
傍晚8時,大連沽鐵道線發生爆炸,一列日軍軍用貨車被掀翻在路基旁。
3月18日,秋世顯、石永貴化裝成賣菜的農民,挑著菜擔子來到天津站東一帶的鐵路線附近。兩人一邊走一邊機警地察看四周。
石永貴是遼寧奉天凌中縣人,在北平時與秋世顯同是東北中學的同學。石永貴為人機警、仗義,與秋世顯過從甚密。當秋世顯到大連工作時便將他從奉天招來,參加了國際情報工作,奉命潛入大連日軍陸軍倉庫。
兩人選好一處理想的爆破地點,見四下無人,便迅速撂下菜擔子,從筐裡拿出炸藥、雷管、導火索,緊張地忙碌起來。
下午5時30分,天津站以東約二華里處鐵路發生爆炸。雖沒掀翻列車,卻使那段鐵路的通車中斷了十幾小時。
自從秋世顯、石永貴等一批精兵強將調離大連以後,大連行動隊的組織開始鬆散下來,士氣也低落了不少,幾個月苦心建立起來的完整行動體系發生了動搖。整個大連地區工作的重任都壓在了趙國文一個人的肩上。趙國文打起精神,透過各種方法爭取更多的工人參加組織,努力保持行動隊的戰鬥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趙國文組織中的行動人員又充實起來,活躍在第一線的人員主要有:王金泰、宋德貴、吳成江、周文禮、張學貴、陳更茂、居德義、閻祿增。這是一批抗日的先鋒,這是一批真正的反法西斯戰士。
3月20日,在趙國文指揮下,陳更茂對大連碼頭東部503號堆積場實施放火;3月24日,行動隊員王金泰再次在大連碼頭東部501號堆積場放火,造成敵人十幾萬元的損失。
趙國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