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老套:婚後一年多,他出差時遇到了一個比他小兩歲的女孩。女孩溫柔漂亮有氣質,愛他瀟灑大方又多金。時間一長,二人鬼使神差,欲罷不能。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不久,她便知道了真相,而且偷偷跟蹤過他。她生氣,她後悔,但她不想失去他。一開始,她還能冷靜下來,像書裡和電影裡說得那樣,用智慧對付那個女孩,用溫柔挽回他的心。然而他屢教不改,反倒有恃無恐。最後,她的理智變成了強烈的衝動,只要一見面,非吵即罵。有一次,他甚至出手打了她!看著他的眼神,她終於明白,他已經不再是那個溫柔的他,也不再是那個曾經屬於自己的他。
我得不到的東西,誰也別想得到!於是她假裝大方地說:“我累了,我決定退出這場辛苦的戰役。與其三個人都痛苦,還不如我退出。雖然我不想退出,但我只能放手。祝你們幸福!”
一番話說得他甚至有了和她破鏡重圓的衝動,感動之餘,他答應了她的請求,見一見那個女孩,讓自己明白自己輸在了哪兒。
女孩來了,三個人的晚餐在一家很高檔的酒店裡進行。“果然很漂亮,可惜啊!”這樣想著,她把偷帶進來的濃硫酸潑向了女孩的臉……
也許你確實是一個受害者,但己所不欲,我們又何必一定要把傷害加諸他人呢?也許他曾經真的愛過你,也許你一輩子都忘不了他。但時過境遷,請不要在不恰當的時候再傻傻地追問:你不是說要和我一生一世嗎?更不要像她那樣做出類似的傻事,傷害了別人,也毀滅了自己。
然而事實上,面對失意,尤其是遭受侮辱和傷害時,很少有人能夠保持冷靜。在2006年的世界盃決賽賽場上,衝動的懲罰再一次上演:法國隊的靈魂齊達內因為用“頭球”將“挑釁者”馬特拉齊一頭撞倒,被裁判紅牌罰下。如果沒有那猶如魔鬼附體般地衝動一撞,也許法國人的謝幕會更加完美。然而他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方式,這無論是對齊達內本人,還是對千萬球迷而言,都是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缺憾。
所以,遭遇類似情況時,我們要學會冷靜,剋制住衝動,其前提便是不抱怨、寬容和必要的處世技巧。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在抱怨周圍的人太不講理,缺乏道德,其實奢求交往物件都是品德高尚的人,本身就不切實際。與人相處,想要避免類似的麻煩,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是否善於自持,是否善於與周圍的人相處。下面的小故事,也許能為你提供些許借鑑意義:
古印度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每次和人爭執、生氣時,他都會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後坐在地上喘氣。
幾十年光陰彈指而過,逐漸年邁的愛地巴變成了附近最富有的人。即便如此,與人爭論、生氣的時候,他仍然還是老樣子——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為什麼愛地巴生氣的時候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呢?”人們非常困惑。但是無論怎麼問,愛地巴從不開口。
直到有一天,愛地巴很老了,他的房子和土地也已經非常廣大了。這天,他又生了氣,他拄著柺杖艱難地繞著土地和房子轉,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他才走完三圈,然後坐在田邊喘粗氣。
一直跟著他轉圈的孫子懇求說:“爺爺!為了您的身體,您不能再像從前一樣,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了。還有,您能不能告訴我您一生氣就繞著土地跑三圈的原因?”
這一次,愛地巴說出了隱藏多年的秘密,他說:“年輕的時候,我一和人吵架、爭論、生氣,就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一邊跑一邊想,自己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少,哪有閒心和人生氣呢?一想到這裡,氣就消了,接著努力工作。”
孫子又問:“爺爺,你現在是這裡最富有的人,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呢?”
愛地巴說:“我現在還是會生氣,生氣時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一邊跑一邊想,自己的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何必跟一個窮人計較呢?一想到這裡,氣也就消了。”
這個並不真實的故事,卻告訴人們一個實實在在的道理:雖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生活中總是不免摩擦和矛盾,但是每個人在選擇衝動的同時,照樣也可以選擇忍耐或以退為進。我們的忍耐是他人無法攻破的城堡,愛地巴靠它贏得了財富,也趕走了怒火和煩惱。我們也應該做一個冷靜的忍者,放下抱怨、怒火和衝動,即使不能用寬容贏得一個寬鬆的環境,但是至少可以把我們的精力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而抱怨、生氣、爭執、憤怒和衝動,不僅是無能的表現,而且會讓事情越變越糟,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