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1/4 頁)
誚��鞅�磕訓賴萌コ櫚鞅呔�懷桑俊�
驃騎將軍蕭素立即建議道:“太后,邊軍不可以動用,臣認為可以把一些州的廂軍都抽調到東南,如今各州的州牧、太守和縣令,基本上都籌建了地方軍,這樣一來,可以把各地的守備任務交給地方軍負責,讓各州的廂軍去支援李弘將軍和何光宗將軍。”
周太后沉吟了片刻,對兵部太尉竇巖問道:“竇太尉認為蕭素將軍的建議怎麼樣?”
兵部太尉竇巖皺眉對驃騎將軍蕭素問道:“如今各州的廂軍戰鬥力急劇下降,上次驃騎將軍李弘在宿州,要不是受到廂軍的影響,也不會敗的那麼慘,現在讓各州的廂軍去支援李弘將軍和何光宗將軍,臣擔心會不會重蹈覆轍?”
驃騎將軍蕭素趕快說道:“竇太尉放心,李弘將軍和何光宗將軍已經吸取了宿州戰敗的教訓,正在一邊與反賊張明奇麾下的軍隊作戰,一邊對聚集起來的廂軍和地方軍進行整編,也許各州的廂軍,去東南剿滅了反賊張明奇之後,可以脫胎換骨,讓我們大晉再獲百萬精銳!”
按照大晉二十四州,朝廷所登記的在編廂軍,總兵力超過了二百四十萬,比禁軍和邊軍加起來還要多,不過廂軍吃空餉非常嚴重,實際的人數,遠遠少於二百四十萬。
周太后最後說道:“竇太尉,那你們兵部就趕快研究一個增兵方案,給李弘將軍和何光宗將軍多增派一些廂軍。”
兵部太尉竇巖說道:“臣遵旨!”
早朝結束之後,大晉皇帝劉恆跟著周太后一起返回了周太后所住的慈恩宮,劉恆進入慈恩宮之後,就吩咐太監和宮女先退了出去,然後對周太后問道:“母后,為什麼不下旨讓劉基帶兵去東南平叛呢?東南幾州可是佔了我們朝廷賦稅的一半,那裡現在一亂,我們朝廷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周太后搖了搖頭說道:“如今劉基的軍隊與高昌**隊的大戰一觸即發,草原各族的胡人也虎視眈眈,這個時候劉基是不可能帶兵去東南幾州平叛的,而且想讓劉基去平叛,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劉恆扭頭看了看寢宮,發現太監和宮女確實已經都出去了,立即壓低聲音對周太后問道:“母后,您不是秘密派人去招降張明奇了嗎?難道那個張明奇真想一直當反賊嗎?”
周太后一聽,臉色瞬間變的有些難看,她也扭頭瞅了瞅寢宮,才低聲說道:“這件事情哀家還沒有來得及與皇上說,哀家派去招降張明奇的人,一直鳥無音信,哀家懷疑他們根本沒有見到張明奇,很可能被人半路截殺了。”
劉恆頓時露出憤怒之色,“母后,一定那些人乾的,他們一定是不想朕掌控了兵權!”
周太后拍了拍劉恆的肩膀說道:“皇上,稍安勿躁,哀家已經又做了新的安排,只要張明奇不是一心想要謀反的話,這次哀家就很可能給皇上的手中,增加百萬雄兵。”
“母后,那劉基那裡怎麼辦?”
“劉基那裡不著急,他還需要擋住高昌**隊的反撲,我們暫時只要對他施恩就可以了。”
七月二十三日的下午,在大晉兵部衙門的一間書房內,兵部太尉竇巖嘆氣對吏部太尉楊仲說道:“太后最近的動作有些多啊!”
吏部太尉楊仲冷哼了一聲,“一個女流之輩,竟然也想把權柄從我們十三世家的手中奪回去,她也簡直是痴心妄想,逼急了,老夫讓她去下面陪先帝!”
兵部太尉竇巖搖頭說道:“不至於!不至於到那一步!她的那點兒小心思,是瞞不過我們這些人的,她想招降張明奇得到兵權,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吏部太尉楊仲這時皺眉說道:“那個張明奇的勢力越來越大,我們幾家在東南幾州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管是剿是撫,必須讓東南幾州儘快平靜下來。”
兵部太尉竇巖捋了捋鬍鬚說道:“損失一點兒錢財不重要,這次正好趁著東南的叛亂,讓我們十三個世家,多掌控一些軍隊。”
楊仲恍然大悟道:“蕭素提的建議,莫非是你安排的?”
竇巖平靜的說道:“如今在瓊州和廉州,我們十三家的子弟都在,這次至少能有一百萬廂軍來分,每家都不會吃虧的,至於怎麼分,我們十三家得坐在一起好好商量。”
楊仲又皺了一下眉頭說道:“各州廂軍的軍官,一直是世襲的,他們能把軍權交出來嗎?”
竇巖微微一笑說道:“到了前線,有些事情就由不得他們了。”
楊仲隨後問道:“那個劉基怎麼辦?真的把西域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都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