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本帥已經和主公進行了溝通,主公現在已經帶領大量步兵和輔兵,趕往了岐山口進行佈防,準備抵擋胡人的聯軍,而我們草原軍團的任務,就是選擇適當的時機,給予胡人的聯軍致命一擊!”
李文忠猶豫了一下說道:“蘇帥,要是胡人聯軍不選擇從岐山口翻越安興山脈呢?”
蘇烈自信的說道:“如果胡人聯軍不走岐山口,那麼就需要強攻我們的溪山城和巍山城,那可就更對我們玳安軍有利了,主公在溪山城和巍山城都安排了重兵把守,要是胡人聯軍選擇安興山脈其他的峽口,那麼胡人聯軍就需要繞很遠的路,才能進入玳安郡的境內,那也就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去重新調整部署,不過本帥還是傾向於胡人聯軍會選擇岐山口。”
蘇烈的這番話,讓騎兵都尉們,不禁都點了點頭,如果胡人聯軍不走岐山口,大不了重新調整部署,一旦胡人聯軍選擇岐山口,那麼岐山口就是玳安軍與胡人聯軍的決戰之處!
第三百五十八章 停止前進的胡人聯軍
得知這次草原胡人組成的聯軍,只有四十五萬騎兵,劉基頓時感覺稍微鬆了一口氣,接下里劉基就希望能儘快結束與胡人聯軍的這次大戰,然後好把玳安軍的全部力量,都向西域聚集。
自從玳安軍西進軍團攻佔了高昌國的斯摩斯科行省之後,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可是高昌國的軍隊卻並沒有向斯摩斯科行省發起反攻。
不過高昌國的軍隊不反攻,卻不是什麼好訊息,根據多方面的情報顯示,如今高昌國的東方大都督罕爾阿普杜,已經聚起了一支龐大規模的軍隊,並且數量還在增加當中,很可能近日這支規模異常龐大的軍隊,就會對佔據了斯摩斯科行省的西進軍團發動進攻。
最讓劉基擔心的是,玳安軍會遭遇兩線作戰的境地,在玳安軍與胡人聯軍爆發大戰的同時,高昌國東方大都督罕爾阿普杜的軍隊,也會與西進軍團展開血戰,那樣的話,玳安軍的形勢可就非常不妙了。
本來劉基以為這次胡人聯軍的兵力,弄不好得在百萬左右,可是沒有想到連契丹人都加入了這支胡人聯軍,卻只聚集了四十五萬胡人騎兵,這對劉基以及玳安軍來說,絕對算是一個好訊息,劉基不清楚契丹內部出了大問題。
如今玳安軍有西面和北面兩個敵人,既然北面的敵人實力比預計要弱了很多,那麼劉基就決定集中力量,把胡人聯軍這個攪局的敵人儘快解決。
此時在玳安郡以及永靖郡四個縣,劉基利用西進軍團派回來的二十萬輔兵、玳安郡和永靖郡四個縣的大量晉人青壯、原來玳安郡境內的部分輔兵、草原軍團剛剛從胡人各個部落救回來的晉人青壯,一下子就組建了二十個新的步兵營,每個步兵營的兵力都在一萬五千人左右。
二十個新步兵營,就需要二十個都尉來統領,劉基考慮了良久,就決定從原來的步兵營之中,抽調了二十名步兵校尉,來擔任新步兵營的都尉之職。
抽調的二十名步兵校尉都是二流武將,包括雲臺二十八將裡面的蓋延、臧宮、馬武和劉隆,唐朝末年節度使李克用麾下十三太保中的二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進、六太保李嗣本、九太保符存審、十太保李存賢、十一太保史敬思和十二太保康君立,另外還有謝映登、王君可、雷橫、楊雄、石秀、張清、楊志和徐寧這八名二流武將。
為了加強二十個新步兵營的戰鬥力,劉基把第三次抽取的九百名魏國武卒,也分散到了二十個新的步兵營當中。
原來玳安郡境內輔兵之中十位方臘麾下杭州二十四將之中的將領,近衛營的七位春秋時期的二流武將,永靖郡四個縣原本邊軍中的七名二流武將和十六名三流武將,一共四十名武將,全被劉基任命為步兵校尉,每個新步兵營分得兩位步兵校尉。
還好玳安軍歷次大戰,繳獲的兵器、鎧甲、弓箭,可謂堆積如山,所以二十個新步兵營的三十萬將士很快就武裝了起來。
當然就連劉基自己,對二十個新步兵營的戰鬥力,也沒有抱有什麼太大希望,把二十個新的步兵營組建起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西面和北面的兩個敵人,給劉基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除了二十個新的步兵營之外,劉基手裡還有兵力依然在一萬八千餘人的近衛營,以及樂毅、韋孝寬、高順、徐榮、李信、蒙武、張歸霸、張歸厚、張歸弁、程普、黃蓋和韓當的十二個步兵營。
三十二個步兵營的總兵力就達到了四十八萬,如果把近衛營也算上,劉基僅僅在玳安郡和永靖郡四個縣,能動用的步兵就將近五十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