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城外一萬匹戰馬,周凱猶豫了一下對劉基說道:“將軍,城外那一萬匹戰馬對我們成陰城以及對我們整個大晉北方四州來說,都尤為異常珍貴,不過我們成陰城附近沒有適合放牧的草場,短時間內還沒有問題,讓士兵們在附近割一些乾草,再配以少量的黃豆,也能養活這一萬匹戰馬,可是一萬匹戰馬每天消耗的乾草量巨大,時間一長,成陰城附近的乾草必定供應不足,我們必須早做打算,千萬不能讓這一萬匹珍貴的戰馬出現任何問題。”
劉基也考慮過一萬匹戰馬怎麼養的問題,聽到周凱提到這個方面,劉基隨即說道:“養活一萬匹戰馬確實得籌謀一番,不知道我們整個成陰縣境內,有沒有適合放馬的牧場?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只能往草原方向,想一想辦法了!”
周凱嘆氣說道:“其實在成陰城往北大約三十里外,有一片草場是屬於我們成陰縣的境內,在二百多年前,那裡還是我們大晉的一處養馬場,不過自從二百多年前,溪山口的屯堡被烏恆族和樓煩族的聯軍所摧毀,那處馬場就廢掉了,畢竟沒有了溪山堡這個峽口要塞的阻攔,草原各族的騎兵,可以輕易就進入我們成陰縣的境內,馬場還留著,等於是給胡人養馬了!”
“溪山口的屯堡?周兄弟,你跟我說一說溪山口那個屯堡的事情。”
隨後從周凱口中,劉基瞭解到,原來從草原進入成陰縣,必須穿過安興山脈,而溪山口則屬於安興山脈的一個峽口,是從草原進入成陰縣的必經之路。
大晉建國之後不久,仗著數百萬鏖戰多年的大軍壓陣,就在北方各州修建了一大批軍事要塞,用以防備草原遊牧民族的入侵,溪山堡的屯堡就是那時候修建的,甚至連成陰城也是在那時候修建的。
像溪山堡這樣的峽口要塞,當時在玳安郡內還修建了一個巍山堡,也是在安興山脈一處峽口修建的。
溪山堡和巍山堡建成之後,一下子就把玳安郡對面的草原各族騎兵擋在了安興山脈以北,使得草原各族的騎兵根本無法直接進入玳安郡的境內,也使得玳安郡的百姓,在溪山堡和巍山堡建成之後的近二百年間,一直沒有遭受過胡人的大規模劫掠,草原各族的騎兵都被擋在了溪山堡和巍山堡。
可惜二百多年前,烏恆族和樓煩族的聯軍從玳安郡旁邊的墨衝郡境內安興山脈一處峽口要塞殺進了黔州,在黔州各郡肆虐了一番之後,突然分兵繞路來到溪山堡和巍山堡的南面,從兩座屯堡防禦相對弱一些的南面發起了進攻,最終把玳安郡這兩座把守安興山脈的大門,給徹底摧毀了,之後烏恆族和樓煩族的聯軍,就從兩處變成廢墟的峽口,帶著大量劫掠的戰利品,撤回了草原。
之後玳安郡的邊軍,雖然多次想要再把溪山堡和巍山堡重新修建起來,可惜都沒有成功,草原上臨近玳安郡的各個部落,根本不給玳安郡邊軍再次修建溪山堡和巍山堡的機會,每次剛剛動土,草原上各部落的聯軍就大兵壓境了,把剛剛修建了一點兒的工程破壞殆盡。
甚至又一次玳安郡的邊軍集中了近四萬大軍,就在巍山堡廢墟壓陣,希望能先把巍山堡重新修建起來,可是在超過十五萬胡人騎兵的勐攻下,巍山堡最終也沒有修建起來,玳安郡的邊軍為此還損失了一萬多將士。
隨著玳安郡邊軍的幾次嘗試紛紛失敗,也就沒有人再去考慮重新修建溪山堡和巍山堡的事情了。
周凱苦笑說道:“要是溪山口的屯堡還在,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成陰城往北三十里外的那片草場養馬,可惜現在溪山堡早在二百多年前就變成了廢墟,除了那片草場之外,我們成陰縣的境內就再也沒有適合放馬的地方了!草原上倒是有著成片成片的草場,可是遊牧各部落是不會讓我們晉人在草原上養馬的!”
劉基摸了摸下巴說道:“這麼說只要在安興山脈的溪山口,重新修建一座峽口要塞,就能把草原的胡人擋在安興山脈以北了。”
周凱趕快大驚失色的說道:“將軍,您可千萬別去打溪山口的主意,大晉北方的黔州、邳州、秦州和襄州,於我們大晉建國之初,在緊挨著草原的安興山脈和雲霧山脈修建了眾多像溪山堡這樣的峽口要塞,現在這些要塞已經全都不存在了,胡人是絕對不會讓這些峽口要塞重新建起來的!”(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五章 準備去搶劫
劉基聽到周凱關於安興山脈溪山堡的介紹,還真對重建溪山堡有一些興趣,不過聽到周凱說,草原各遊牧部落把安興山脈和雲霧山脈所有的峽口要塞都摧毀了,就知道憑藉自己如今的實力,還是沒有辦法能把溪山堡重新建起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