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了不讓大臣看出自己的心思。自從修道修玄之後,他變得更加難以捉摸,從不主動透露自己的意思,經常讓身邊的大臣們無所適從。
為了達到神鬼莫測的目的,在給臣下們下達命令時,他使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遞紙條。
這不是作弊,也不是為了晚上約人去看電影,事實上,它是一種極為兇險詭異的政治手段。
之所以說它詭異,是因為嘉靖寫下的那些紙條,即使寫成告示,貼在街上,也毫無關係,寫在那些紙條上的,其實並非什麼具體事項,而是暗語。
這些暗語或者是幾個字,或者是一句話,看上去不起眼,然而在這些暗語之中,卻隱藏著嘉靖的真實意圖。
之所以說它兇險,是因為這些紙條往往只會寫給內閣中的幾位大臣,用來傳達自己的態度,但如果你不夠聰明,沒有及時參透紙條中的玄機,皇上支援你反對,皇上前進你後退,那就麻煩大了。
可是問題在於,這些所謂的暗語,唯一的標準答案只掌握在嘉靖自己的手裡,如果你搞不明白,沒有會意,他雖不會責怪你,心裡卻知道你不夠聰明,不可重用。
他相信,只有採用這樣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
可是他又一次錯了,這個世界上的聰明人並非只有他而已,嚴世蕃也應該算一個,而他的那種特別能力,正是破譯暗語。
嘉靖三十四年(1555),張經被免職之後,趙文華想讓剛當巡撫的胡宗憲頂替總督的位置,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事任命,所以奏摺送上去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任何迴音。
突然有一天,嚴嵩收到了一張嘉靖寫給他的紙條,上面只寫了六個字:憲似速,宜如何。
嚴嵩略一琢磨,便了解了其中的含義,憲自然是指胡宗憲,這句話的意思是胡宗憲似乎升得太快,你認為應該怎麼樣。
於是他準備再為胡宗憲說幾句話,建議破格提拔幹部,並寫好了奏疏,就在他準備送上去之前,嚴世蕃湊了過來,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然後他大笑了起來。
“你錯了,”嚴世蕃得意地說道,“皇上的意思並非如此。”
他告訴自己的父親,那個宜如何的宜字,並不是應該的意思,而是指楊宜。
楊宜,時任南京戶部右侍郎,從政經驗豐富,對於嘉靖而言,他比愣頭青胡宗憲要可靠得多。所以皇帝的真正意思是,胡宗憲升得太快,你認為楊宜如何。
這雖然是一句問話,但嚴嵩很明白,它代表的並不是疑問,而是一種態度,所以他立即上書,推薦楊宜接任總督。
這只是嘉靖同志諸多謎語中的一個,由於他自幼苦讀,十分博學,在紙條上經常使用典故和生僻字,所以只有與他同樣學識淵博且聰明絕頂的人,才能解開這些暗語。
毫無疑問,嚴世蕃符合這個近乎苛刻的條件。
於是在之後的日子裡,嚴嵩始終能夠在第一時間迎合皇帝的意圖,並逐漸成為嘉靖不可或缺的人。
對於這一獨特專長,嚴世蕃十分自負,他和嘉靖同志一樣,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他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事實上,他並不是暗語的唯一破解者,在這個世界上,至少還有一個人也具有相同的能力,很不幸的是,這個人正是徐階。
徐階也曾經遇到相同的境況,在屬於他的那張紙條上,寫著這樣幾個字:卿齒與德,何如?
當看到這六個字的時候,徐階嚇得魂都沒了,句中所謂齒,是指年齡,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的德行與年齡是匹配的嗎?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它也可以這樣翻譯:你這把年紀,怎麼是這樣的德行?
一般說來,如果不是要收拾人,絕不會說這樣的話。但在短暫的恐慌之後,徐階鎮定了下來,他再次仔細分析了這六個字,並憑藉他的智慧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所謂德,不是德行,而是指歐陽德。
歐陽德,時任禮部尚書,所以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你和歐陽德,誰的年紀更大?
就這樣,徐階成為了第二個破譯者,並就此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對於這一切,嚴世蕃並不知道。
但處於暗處的徐階卻也無計可施,問題很明顯,要解決嚴嵩,必須除掉嚴世蕃,可是嚴世蕃實在太過聰明,毫無漏洞可鑽。
既不能進,也不能退,這場智力競賽再次陷入了僵局,然而就在他百無聊賴,苦苦等待之時,一個偶然事件的發生,卻徹底改變了雙方的力量對比。
嘉靖四十年(156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