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頁)
楊士奇十分驚慌,他以為是羅性不想再養他,要將他趕出門去。
羅性卻搖了搖頭,嘆息道:“我的幾個兒子都不爭氣,希望你將來能夠略微照顧一下他們。”
他接著感嘆道:“你才八歲,卻能夠寄人籬下而不墮其志,不忘祖先,你將來必成大器!你不必改姓了,將來你必定不會辱沒生父的姓氏。”
羅性是對的,有志從來不在年高。
自此之後,羅性開始對楊士奇另眼相看,並著力培養他,供他讀書。
如果事情就這樣發展下去,楊士奇應該會透過各項考試,最終中進士入朝為官,因為他確實有這個實力,但上天實在弄人。
僅僅一年之後,羅性因罪被貶職到遠方,楊士奇和他母親的生活又一次陷入了困境。然而在這艱苦的環境下,有志氣的楊士奇卻沒有放棄希望,他仍然努力讀書學習,為自己的將來而奮鬥。
由於家境貧困,楊士奇沒有辦法向其他讀書人那樣上京趕考圖個功名,為了貼補家用,他十五歲就去鄉村私塾做老師,當時私塾很多,沒有形成壟斷產業,每個學生入學時候交部分學費,不用開學時去教務處一次性交清,如果覺得先生教得不好,可以隨時走人,所以老師的水平是決定其收入的關鍵,學生多收入就多,由於他學問根基紮實,很多人來作他的學生,但畢竟在農村貧困地區,他的收入還是十分微薄,只能混口飯吃。
生活貧困的楊士奇和他的母親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不久之後,他又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人窮志不窮這條格言的意義。
楊士奇的一個朋友家裡也十分窮困,但他沒有別的謀生之道,家裡還有老人要養,實在過不下去了。楊士奇主動找到他,問他有沒有讀過四書,這個人雖然窮點,學問還是有的,便回答說讀過。楊士奇當即表示,自己可以把教的學生分一半給他,並將教書的報酬也分一半給他。
他的這位朋友十分感動,因為他知道,楊士奇也有母親要養,家境也很貧窮,在如此的情況下,竟然還能這樣仗義,實在太不簡單。
少了一半收入的楊士奇回家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他本以為母親會不高興,畢竟本來已經很窮困的家也實在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母親卻十分高興地對他說:“你能夠這樣做,不枉我養育你成人啊!”
是的,窮人也是有尊嚴和信義的,正是因為有這樣明理的母親,後來的楊士奇才能成為一代名臣。
楊士奇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在困難中不斷努力,在貧困中堅持信念,最終成就事業。
人窮,志不可短!
沒有功名的楊士奇仕途並不順利,他先在縣裡做了一個訓導(類似今天的縣教育局官員),訓導是個小官,只是整天在衙門裡混日子,可楊士奇做官實在很失敗,他連混日子都沒有混成。
不久之後,楊士奇竟然在工作中丟失了學印,在當年那個時代,丟失衙門印章是一件很大的事,比今天的警察丟槍還要嚴重得多,是有可能要坐牢的。此時,楊士奇顯示了他靈活的一面。
如果是方孝孺丟了印,估計會寫上幾十份檢討,然後去當地政府自首,坐牢時還要時刻反省自己,楊士奇沒有這麼多花樣,他直接就棄官逃跑了。
楊士奇還真不是書呆子啊。
之後逃犯楊士奇流浪江湖,他這個所謂逃犯是應該要畫引號的,因為縣衙也不會費時費力來追捕他,說得難聽一點,他連被追捕的價值都不具備,此後二十多年,他到處給私塾打工養活自己,值得欣慰的是,長年漂泊生活沒有讓他變成二混子,在工作之餘,他繼續努力讀書,其學術水平已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在度過長期學習教書的流浪生活後,楊士奇終於等到了他人生的轉機。
建文二年(1400),建文帝召集儒生撰寫《太祖實錄》,三十六歲的楊士奇由於其紮實的史學文學功底,被保舉為編撰。
在編撰過程中,楊士奇以深厚的文史才學較好地完成了工作,並得到了此書主編方孝孺的讚賞,居然一舉成為了《太祖實錄》的副總裁。
永樂繼位後,楊士奇真正得到了重用,他與解縉等人一起被任命為明朝首任內閣七名成員之一,自此之後,他成為了朱棣的重臣。
與解縉相同,他也不是個安分的人,此後不久,他捲入了立太子的紛爭,他和解縉都擁護朱高熾,但與解縉不同的是,他要聰明得多。
青少年時期的艱苦經歷磨鍊了楊士奇,使他變得老成而有心計。他為人十分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