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4/4 頁)
松的旗幟和軍隊。
但當這支軍隊衝入佇列,發動攻擊時,他才知道自己上當了。
寡不敵眾、深陷重圍,必敗無疑,必死無疑。
但劉綎仍然鎮定地拔出了刀,開始奮戰。
之後的一切,史書上是這樣介紹的:
〖陣亂,綎中流矢,傷左臂,又戰,
復傷右臂、猶鏖戰不已,
內外斷絕,面中一刀,截去半頰,猶左右衝突,
手殲數十人而死。〗
用今天的話說,大致是這樣:
陣亂了,劉綎中箭,左臂負傷,繼續作戰。
在戰鬥中,他的右臂也負傷了,依然繼續奮戰。
身陷重圍無援,他的臉被刀砍掉了一半,依然繼續奮戰,左衝右殺。
最後,他殺死了數十人,戰死。
這就是一個身陷絕境的將領的最後記錄。
這是一段毫無感情,也無對話的文字,但在冷酷的文字背後,我聽了劉綎最後的遺言和呼喊:
寧戰而死,絕不投降!
劉綎戰死,東路軍覆滅。
現在,只剩下南路軍了。
南路軍的指揮官,是李如柏。
因為他的部隊速度太慢,走了幾天,才到達預定地點,此時其他三路軍已經全軍覆沒。
於是在坐等一天之後,他終於率領南路軍光榮回朝,除因跑得過快,自相踐踏死了點人外,毫髮無傷。
就軍事才能而言,他是四人之中最差的一個,但他的運氣卻實在很好,竟然能夠全身而退。
或許這一切,並不是因為運氣。
因為許多人都依稀記得,他是李成梁的兒子,而且他還曾經娶過一個女子,可這位女子偏偏就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的女兒。
無論是運氣太好還是太早知道,反正他是回來了。
但在戰爭,尤其是敗仗中,活下來的人是可恥的,李如柏終究還是付出了代價。
回來後,他受到了言官的一致彈劾,而對於這樣一個獨自逃跑的人,所有人的態度都是一致的——鄙視。
偷生的李如柏終於受不了了,在這種生不如死的環境中,他選擇了自盡,結束自己的生命。
薩爾滸大戰就此結束,此戰明軍大敗,死傷將領共計三百一十餘人,士兵死傷四萬五千八百七十餘人,財物損失不計其數。
訊息傳回京城,萬曆震怒了。
我說過,萬曆先生不是不管事,是不管小事,打了這麼個爛仗,實在太過窩囊。
覺得窩囊了,自然要找人算帳,幾路總兵都死光了,自然要找楊鎬。
楊鎬倒是相當鎮定,畢竟他的關係搞得好,自他回來後,言官彈劾不絕於耳,但有老上級兼老同黨方從哲保著,他也不怎麼慌。
可這事實在是太大了,皇帝下旨追查,言官拼命追打,特別是一個叫楊鶴的御史,三天兩頭上書,擺明了是玩命的架勢,那邊努爾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