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1/4 頁)
修祠這個事,是浙江巡撫潘汝楨先弄出來的,為表尊重,他把魏公公的祠堂修在西湖邊上,住在他旁邊的也是位名人——岳飛(岳廟)。
這個由頭一出來,就不得了了,全國各地只要有點錢的,就修祠堂,據說袁崇煥同志也幹過這活。
為顯示對魏公公的尊重,祠堂選址還專挑黃金地段,比如鳳陽的祠堂,就修在朱元璋祖宗皇陵的旁邊。南京的祠堂,竟然修在了朱元璋的墳頭,重八兄在天有靈,知道一個死太監竟敢跟自己搶地盤,說不定會把棺材啃穿。
但最猛的還是江西,江西巡撫楊邦憲要修祠堂,唯恐地段不好,竟然把朱聖賢(朱熹)的祠堂給砸了,然後在遺址上重建,以表明不破不立的決心。
書寫完了,祠堂修了,魏人妖當聖人的日子不遠了,各種妖魔鬼怪就跳出來了。
最能鬧騰的,是國子監監生陸萬齡,他公然提出,要在國子監裡給魏忠賢修祠堂。他還說,當年孔子寫了《春秋》,現在魏公公寫了《三朝要典》,孔子是聖賢,所以魏公公也應該是聖賢。
無恥的人讀過書後,往往會變得更加無恥。
由於這個人的噁心程度超越了人類的極限,搞得跟魏忠賢關係不錯的一位國子監司業(副校長)也受不了了,表示無法忍受,辭職走人。
面對如此光輝的榮譽,魏忠賢的內心沒有一絲不安,他很高興,也希望大家都高興。
但這實在有點難,因為他並不是聖賢,而是死太監,是無惡不作、無恥至極的死太監。要想普天同慶,萬民敬仰,只能到夢裡忽悠自己了。
捧他的人越多,罵他的人也就越多,朝廷不給罵,就在民間罵,傳到魏公公耳朵裡,魏公公很不高興。
可是國家這麼大,人這麼多,背後罵你兩句,你能如何?
魏公公說,我能。
他自信的來源,就是特務。
作為東廠提督太監,魏忠賢對陰人一向很有心得,在他的領導下,東廠特務遍佈全國,四下刺探。
比如在江西,有一個人到書店買書,看到《三朝要典》,就拿起來看,覺得不爽,就說了兩句。
結果旁邊一人突然爆起,跑過來揪住他,說自己是特務,要把他抓走,好在那人地頭熟,找朋友說了幾句話,又送了點錢,總算沒出事。
這個故事雖然悲劇開頭,好歹喜劇結尾,下一個故事既不是悲劇,也不是喜劇,而是恐怖電影。
這個故事是我十多年前讀古書時看到的,一直到今天,都沒能忘記。
故事發生在一個深夜,四周無人,四個人在密室(或是地下室)交談,大家興致很高,邊喝邊談,慢慢地,有一個人喝多了。
酒壯膽,這位膽大的仁兄就開始罵魏忠賢,越罵越起勁,然而奇怪的是,旁邊的三個人竟然沉默了,一言不發,在密室裡,靜靜地聽著他開罵。
突然,門被人踢破了,幾個人在夜色中衝了進來,把那位罵人的兄弟抓走,卻沒有為難那三個旁聽者(請注意這句話)。
這意味著,在那天夜裡,這幾人的門外,有人在耐心地傾聽著裡面的聲音。
他們不但聽清了屋內的談話,還分清了每個發言的人,以及他說話的內容。
這倒沒什麼,當年朱重八也幹過這種事。
但最為可怕的是,這幾個人,只是小人物,不是大臣,不是權貴,只是小人物。
深夜裡,趴在不知名的小人物家門口,認真仔細地聽著每一句話,隨時準備破門而入。
周厲王的時候,但凡說他壞話的,都要被幹掉,所以人們在路上遇到,只能使個眼色,不敢說話,時人稱為暴政。
然而魏公公說,在家說我壞話,就以為我不知道嗎,幼稚。
周厲王實行政策後沒幾年,百姓漸漸不滿,沒過幾年,他就被趕到山裡去了。
魏公公搞了幾年,什麼事都沒有。
嚴嵩在的時候,嚴黨不可一世,也拿徐階沒辦法;張居正在的時候,內有馮保,外有爪牙,依然有言官跟他搗亂,魏公公當政時期,這個世界很清淨。
因為他搞定了所有人,包括皇帝在內。
除了皇帝,他可以幹掉任何人。
包括皇帝的兒子和老婆。
事實上,他也搞到了皇帝的頭上。
對於天啟皇帝,魏忠賢是很有好感的,這人文化比他還低,幹活比他還懶,業務比他還差,如此難得的廢柴,哪裡去找?
所以魏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