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第1/4 頁)
他們也休想輕易幹掉一個統率一國大軍的頂級軍閥。
於是蟄伏了數年,同時也加緊物色了數年。最終,軍國盟選中了信長麾下最強悍、同時也最具野心的大將——豐臣秀吉。
當豐臣秀吉被軍國盟所拉攏控制之後,逐漸便有了後來的本能寺之變。在軍國盟的幫助下,秀吉處心積慮謀劃出了這樣一個陰險的計劃,而且將黑鍋扣在了原本忠於信長的大舅哥明智光秀頭上。
後面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事件,光秀成了謀反之人並被傳殺死了信長,秀吉則“及時”出現,只用了區區幾天的時間就幹掉了“大叛徒”光秀,並且取代信長成為島國最強的實力派。
殺掉了叛徒,為信長報了仇,又是信長手下最強大的家臣……於是秀吉當仁不讓的成為了信長的繼任者。
而他一上臺之後,就對衍歷寺等機構實施了扶持,也開始在這退魔院裡面收拾廢墟開始重建。只不過收拾廢墟可不是件容易事,單是將燒燬的東西拉到數百米之上清運乾淨,這就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所以一直到最後,秀吉也只在這裡興建了南僧房和北僧房,只供當時的退魔院僧人居住,算是重新有了一個立足點。
與此同時,秀吉也嚴格貫徹了軍國盟那種軍國主義思想,對北高國展開了兩次跨海進攻,甚至將當時中華大明朝作為了侵略目標。
信長繼續說:“可是,秀吉終究是個如本將軍一樣的人物,是不甘於被一群蠅營狗苟之輩所控制的。”
所以當豐臣秀吉成為當世島國第一軍事寡頭之後,便開始不服軍國盟的管制。他一邊繼續對外窮兵黷武、侵略擴張,一邊卻秘密謀劃,試圖將軍國盟推翻,甚至將之一網打盡。
“只不過,”陳太元說道,“當他第二次入侵了北高國,並未被大明朝的援軍所擊敗的時候,卻提前死了?”
信長搖了搖頭:“不,雖然他當時軍事失敗了,但卻還不至於一敗就死。此人擁有雄才大略,心胸不至於狹隘成那樣。主要的原因,是軍國盟早就意識到了他的不安分,於是趁著他兵敗之時突然下手,於亂軍之中害死了他。哼,可憐這小子還暗害本將軍,他自己也死在了那群小人手中,真是報應。”
而且在數年前意識到秀吉試圖掙脫管制的時候,軍國盟就已經開始謀劃,物色到了新的代理人——當時僅次於秀吉的軍事集團首領德川家康。
所以當秀吉死在海外的時候,家康順勢成為最強大的軍事集團,並由此開創了兩百多年的新幕府時期,也徹底結束了信長和秀吉所代表的那個時代。
這就是一份與傳統記載完全不同、埋沒在煙塵之中的歷史,揭開其朦朧面紗,竟然是如此猙獰的形象。
但很顯然,還有很多疑問沒有揭開。
第477章 已入土為安
“後來家康擺脫了他們控制沒有?”陳太元沒時間一一閱讀下去,直接問。“若他一直受控于軍國盟的話,那問題就有點大了,畢竟他建立的時期持續了兩百多年。”
信長搖了搖頭,似乎在討厭家康的同時,也不得不為家康後來的做作所為點個贊:“家康也是不服控制的一代梟雄,只能說軍國盟太小瞧各位將軍了。前期受控之時,家康倒是不得不按照軍國盟的命令做事,甚至還得繼續幫助衍歷寺偷偷修建退魔院,就好像旁邊的主殿屍皇殿,甚至親自題詞。”
是親筆題詞,但家康顯然不願留下自己的名字,那將是遺臭萬年的罵名。所以大殿的匾額上只有三個大字,卻沒有落款。
但是到了後期,由於家康的位置已經坐穩,甚至出其不意殺死了監控他的妖僧和殭屍,使得軍國盟一時之間也拿他沒轍。
“他甚至從你們中國聘請了一批高手,專門應付退魔院的妖僧。”信長的話挺讓人驚訝的。“這些高手就像你一樣是修煉者,至少足以保證德川家族本宗的安全,使得軍國盟徒呼奈何。”
聘請了什麼高手已經不得而知,但至少德川家的大本營已經穩固,再加上千軍萬馬的扈從,軍國盟已經很難介入。
只不過德川家康也知道軍國盟的勢力很強,而且極難剷除,所以他沒有和信長一樣選擇魚死網破,而是在積極防禦被滲透的同時,表面上和軍國盟保持了一個脆弱的和平——念在朋友一場,我不去征剿你們,你們也別來干涉我治理國家,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就在這種脆弱的和平下,竟然還真的平平和和地度過了幾代人的時光。
總之無論是信長從一開始就反對,還是秀吉和家康在羽翼豐滿之後掙脫束縛,這些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