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四章 果真暗殺(第2/3 頁)
圾,自己貪生怕死,卻欺男霸女,欺善怕惡。公子雖然討厭,可是公子清楚,自己沒有資格來評價這些人的價值觀,若是要評價的話,公子會選擇把他們全部屠盡,哪怕他們的親人,朋友,也一樣屠盡!
公子不標榜自己是好人,不過公子卻是很有同情心,同情心不會阻擋公子的冷酷,同樣,公子的冷酷也不會阻礙同情心,公子喜歡善良的人,公子敬佩他們,尊重他們,也願意幫助他們。正是這些因素,組成了一個真實的公子,一個矛盾得讓人不能理解的人,可是公子向來都能把自己的矛盾個性處理得很好,至少傷人不傷己。
時間一分分過去了,首相終於出現,公子坐在稍暗的角落,一副淡然的樣子,無視首相的囉嗦。
靜靜的等待著,等待著機會,等待著致命的機會,公子潛伏黑暗,面帶笑容,毫無殺意,更多的是欣喜和淡然,很多人會不理解,殺手不都是要冷森森麼?
其實真正的殺手基本都不會這麼傻,率先暴露殺意的,只會是早死的,可是更多的殺手都不能夠很巧妙的隱藏自己的情緒,比如說把滿腔的殺意轉化為愛意,把滿腔殺戮的渴望,嗜血的表情轉化為欣喜。
大師級的殺手就是刺客,每一個刺客都懂得如何隱藏情緒,面對目標的時候,更多的,不是想怎麼殺,而是想怎麼逃,和目標交談的時候,更多的,不是想著何時動手,而是想著任務酬金,那樣,你的表情也就自然了,殺意,自然也就消失殆盡,任務的成功率也會上漲不少,自己的生命也能夠留著多享受幾個女人······
自小練就的變臉,讓公子很有幹暗殺的天賦,公子現在想得不是用十分鐘殺首相,而是請首相吃一顆自己都捨不得吃的十分鐘,公子巧妙的把十分鐘的位置調換,從毒藥變成了千金難求的美食,也把自己和首相的關係轉圜,從仇人變為單方面要好的朋友。這東西說起來對普通人難,可是對一個矛盾,偏執,有些許精神問題的人來說,便是絲毫不難。
這個世界中,個個都以為自己很正常,可是如果按照心理學家的理論來說,整個世界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精神病院,每一個人都是精神病。
用一個很簡單的事例來描述。
“你是精神病麼?”醫生問路人。
“當然不是!”路人很奇怪,反而罵醫生:“你才是精神病呢!”
“諾,所有精神病都不會承認自己有精神病,所以,來人,帶回精神病院。”醫生做出了理論性的判斷,路人無辜的被送入精神病院,失去了事業,女朋友,家庭,一切,最後在精神病院被所謂的治療徹底逼瘋。
······
“你是精神病麼?”醫生問另一個路人。
“是,我是!”路人看到了前面那人的遭遇,自然不敢違抗。
“你看,你自己都承認了,所以,來人,帶回精神病院。”醫生撇撇嘴,做出了客觀的判斷,路人被瞬間逼瘋······
······
這就是現在公子為何可以自如的原因,如果兩個路人都機靈一點,要麼走開不理,要麼反問一下:“精神病的定義是什麼。”也許他們還有一半的機會不被帶走,這就是一個很矛盾的現實,到底精神問題的定義是什麼?
公子早就見慣了這種事情,也早就不是一個單純的人,人一旦不單純,就必須明白一些事情,就必須向不同的精神病路線發展······
言歸正傳,公子淡然的時候,前首相已經做完了演說,不過當他面對的都是惡棍的時候,演說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實質性的利益才會有用,傭兵團,賞金獵人,星盜。他們都不是狡猾的政客,在這個黑暗的圈子裡,有著一句名言。
你殺的多,你就是法律!若你被別人殺死,殺死你的人就是法律!
所以前首相的演講沒有奏效,演講裡面的各種含沙射影,深意,謎語,在這些老粗的耳朵裡,根本不會起到化學反應,只需要聽聽那象徵性意義的鼓掌聲音,就能夠知道這個事實。
首相面色有些難堪,畢竟他用錯了方法,把用在政客身上的一套照搬過來,這是不現實的,之前曾有幕僚建議過,可是他不聽,現在,後悔也莫及。
首相極會看人臉色知人心,現在,所有人的臉色都是夾雜了一絲不耐,這就代表,首相的演說給他們留下了壞的初印象,若是不及時挽救,恐怕就很難救回了,所以首相決定了一件事情,一個冒險的事情,就是親自下去和人們交談,這本來不再計劃中,因為誰也不知道,哪個傭兵星盜會不會發瘋,直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