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教訓)。陛下如果不加控制,恐怕要爆發事變。”嬴胡亥說:“什麼話?趙高不過一個宦官,從不因為安適而放縱,也不因為危險而變心。潔身自愛,謹慎忠誠,是他自己的努力,才使他升遷到今天的官位。他用他的忠貞做為進身之階,用他的信譽保持他的官職。我認為他實在是一位賢才,而你卻懷疑他,為什麼?而且,我如果不信任趙高,教我信任誰?告訴你,趙先生這個人,精明廉潔,幹練而有魄力,對下深切瞭解民心,對上又能合乎我的心意,你不可說他的壞話。”嬴胡亥寵愛趙高,已經入迷,恐怕李斯把他殺掉,就把李斯攻擊趙高的奏章,告訴趙高。趙高說:“宰相所害怕的,只剩下我,我一死,他可就是他所說的田恆。”
這時,天下大亂已成,地方政府解體。關中(陝西省中部)武裝部隊不停向東出發,進剿盜匪,為了挽救大局,右宰相馮去疾、左宰相李斯、將軍馮劫,聯合上奏章說:“關東(函谷關以東)盜匪蜂起,政府派軍征剿,殺戮很多,而盜匪更多。禍源來自戰士戍邊,和苛捐雜稅,以及水陸運輸、諸般苦役。請求暫時停止阿房宮工程,削減邊防軍輪調次數。”嬴胡亥的反應,奇異而且兇暴,大怒說:“掌握政權的好處,在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領袖有權,部下有責,沒有人敢為非作歹。四海之內,完全在自己控制之下。從前,姚重華、姒文命,雖然當了尊貴的君王,卻關切窮苦,處處為人民著想,怎麼可以效法?先帝(嬴政)在國王位置上興起,統一世界,而今天下昇平,鎮壓四周蠻族,為的是安定邊境。興築宮殿,不過表示心情得意,你們都已看到先帝(嬴政)的成績。我自從即位,兩年之間,盜匪四起,你們不能撲滅,反而要求取消先帝(嬴政)的既定國策,對上既不能報答先帝(嬴政),對下更不肯盡忠於我。要你們坐在尊貴的座位上幹什麼?“下令逮捕,打算找一個罪名處刑。馮去疾、馮劫自殺。李斯不願自殺,獨自向監獄報到。嬴胡亥命趙高擔任審判長,聲稱李斯跟李由涉嫌叛亂,同時逮捕他們的親屬和朋友賓客。
趙高審判李斯,僅苦刑拷打,就多達一千餘次,李斯不堪刑求,只好承認罪狀(現代稱“坦承不諱”或“自動招認”)。李斯所以自誣謀反,不願自殺的緣故,是他自認為對國家建過大功,又有辯才,以及事實上他並沒有謀反,相信終可以洗刷清白,獲得昭雪。等逃過苦刑,再給嬴胡亥上奏章,希望嬴胡亥醒悟赦免。因此在獄中上疏說:“我自從擔任宰相,治理人民,已三十餘年,最初秦王國疆域狹小,土地不過一千華里,戰士不過數十萬人。我竭盡能力,秘密派遣大批間諜,攜帶黃金白玉,到各國遊說。而我們則暗中加速武裝,修明政治教育,擢升戰士勇將,尊崇對國有功人士。威脅韓王國,削弱魏王國,擊破燕趙,消滅齊楚,終於兼併六國,生擒他們的國王,擁護先帝(嬴政)即位天子。之後,北方驅逐胡貉蠻族(長城以北各部落),南方戡定百越部落(從越南北部到錢塘江口,各部落總稱),展示秦王朝強大。更建議統一度量衡制度及統一文字,推行全國,樹立秦王朝的威望。這都是我的罪行,早就應該伏死。幸蒙皇上准許我繼續效力,才延長到今天,請求陛下垂念!”奏章呈遞上去,當然先到趙高之手,趙高把它扔到垃圾堆裡,冷笑說:“囚犯有什麼資格寫報告!”然而也使他提高警覺,決定堵塞最後一個漏洞。於是派遣他部下十餘位門客(門客,位於奴僕與朋友之間一種特別幕僚,戰國時代,有權力的人廣收賓客、食客,之後或稱門客。地位可高可低,只在奉承主子歡喜,不必辦事,跟真正的幕僚,又有不同),冒充監察官(御史)、禮賓官(謁者)、宮廷隨從(侍中)之類,宣稱奉皇上命令,複查李斯案情。李斯以為他的奏章發生效力,據實回答:絕對沒有謀反。冒牌官員回報後,趙高責備李斯不肯合作,再加苦刑拷打。若干次之後,李斯畏懼痛苦,再有人來詢問時,只好繼續自誣。後來,有一天,嬴胡亥果然派遣親信前來複查,李斯無法辨識真假,不敢更改口供。嬴胡亥得到報告,感謝上蒼說:“要不是趙高,幾乎被李斯出賣。”嬴胡亥派往三川(河南省洛陽市東白馬寺東)調查的欽差大臣,到三川時,三川郡郡長李由,已被楚國(羋心)大軍格殺。欽差大臣回到首都咸陽,正逢李斯被捕下獄。欽差大臣證明李由並沒有謀反,但趙高向嬴胡亥報告,卻恰恰相反,說欽差大臣已證明李由確實謀反。於是李斯被認定罪大惡極,判處五刑(一、先在面上刺字。二、削鼻。三、砍下雙腳腳趾。四、用鞭抽死。五、斬首,剁成肉醬),在咸陽街市上腰斬。李斯被押出監獄,綁赴刑場途中,第二個兒子也一同處決,他轉頭對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