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子的腿(第1/2 頁)
在幷州,李鴻儒可以拒絕高儉。
拒絕高儉多少次都沒問題。
這甚至會促進高儉去稟報朝廷,推動江湖司轉正。
但一旦涉及朝廷正式發問聘任,則只有一次選擇機會。
若朝廷新設正式的部門,肯定會優先考慮原始的部門管轄者。
李鴻儒沒有科考入仕,想進入朝廷部門只能憑藉此前掌管江湖司的經驗。
這是李鴻儒為數不多的機會,甚至還可能存在競爭。
萬文石低低敘說著其中一些關鍵,頓時讓李鴻儒知曉了部分內容。
“只要我和張果子隨您回長安,一些心思就能讓人明白。”
“這不免會讓人覺得您心思深沉,但您不必擔心,誰也沒可能左右逢源。”
“朝廷的黨派之爭本來就不少,不差您這一份。”
萬文石的連連勸誡,又不斷解釋其中的原因,最終讓李鴻儒點了點頭。
萬文石說的對,除了自身的前途,這很可能也能輔助到王福疇,讓王福疇在擺脫《秘記》上出一份力。
在李鴻儒的計劃中,他已經請了李靖幫腔,徐茂功很可能也願意幫襯。
但若能再增添一份助力,那顯然會更好。
手中的拂塵甩了甩,李鴻儒看了看,懶得嚼這些毛線布帛,最終去找徐茂功。
他們凱旋了。
徵調需要結束了。
不僅僅是他,還有王大力,以及搖頭晃腦的李無忌。
三人都需要解除強制徵調的身份。
“好好清點,認真清點,仔細清點,不能多,一定不能多。”
都督府沒看到徐茂功。
這讓李鴻儒最終找了一會兒,在書記樓找到了徐茂功的身影。
李鴻儒也見到了那位年老多病腦子不太清醒的書記官嚴文。
此時徐茂功正在樓中來來回回踱步,而嚴文則帶著兩個文書在慢騰騰的在做著賬。
“大人不用如此心焦,小人做了三十年的專業假賬,這一次肯定也不會出問題”嚴文慢條斯理的道:“我會根據部分人在軍中的行為做一些軍餉上的刪減,他們即便知曉也肯定無話可說。”
“不心焦不行,上次李鴻……”
徐茂功踱步時,見得李鴻儒前來,頓時將滿嘴的話收了回去。
他給過李鴻儒一塊私人印章,這讓李鴻儒進出的許可權有點大,平常還好,做假賬的時候看見不免也有幾分尷尬。
“你來幹什麼?”徐茂功頭疼道。
他招手讓李鴻儒進來,又將後面的兩人喝住止步。
“我來拿解除調任的文書呀”李鴻儒小聲道:“如今您打仗凱旋了,我們也該回長安了。”
“頭疼!”
徐茂功看著李鴻儒。
李鴻儒想幹的事情是什麼,大夥兒最近想幹的事情就是什麼。
從定襄道開始,又波及通漠道,大同道,恆安道,暢武道,金河道區域。
此番掀起了針對汗國的毀滅性打擊。
戰爭涉及的區域之廣,參與征戰的人數之多,堪稱大唐帝國成立以來之最。
各區域接受李靖的統管,將汗國接壤唐國的對立城市連連擊破,更是輪流對汗國主力精銳團進行的連連打擊。
傾巢而出之下,這是一場極為徹底的大捷。
汗國數十年內幾乎沒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此時正由大同道大總管李道宗率軍追擊咄苾殘部。
李道宗年輕力壯又穩重,出生不凡,實力與自己相近,徐茂功並不擔心對方有沒有本事收拾殘局。
他此時只是頭疼散夥的事情。
就像李鴻儒這樣,被徵調者該結束徵調,而諸多將士也到了凱旋榮歸之時。
幷州的軍區會進行大規模的調整,縮減,調離,打散,撫卹,到其他諸線進行佈防。
這其中少不了各類軍餉錢財的統計和發放。
一些人因為年齡榮歸鄉里,而一些人則要進行調離,還有一些人傷亡需要對家屬補貼,大夥兒走之前是需要將錢財都取出來的。
幷州的財政有點怕出現擠兌的事件。
這讓徐茂功的心情顯得有些焦慮。
“你倒是有能耐,我聽李大總管說,你陪同三位大學的學子發現了一處藏寶地?”徐茂功道。
“那就是碰巧,我同窗拉上我拿點軍功”李鴻儒連連擺手道:“那是候尚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