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凌煙閣宴(第1/2 頁)
“那日,我在白道城中藉助祭壇……”
李鴻儒也不避諱,他稍微提及隨徐茂功之行,火燒金雕讓對方記了仇。
後面又詳細提及了鬥法失敗後的旅程。
他更是提及了阿鼻國,大妖蛙哈哈、吞天府主等妖。
待得提及四妖大戰金雕,他在旁邊慫恿,便是帝后都開懷大笑起來。
“了不起”唐皇連連讚道:“這金雕不是死在你手中,但卻又死在了你手中!”
“那楊荷與雕一般記仇,也算是這般才隕落了下去”帝后亦是讚道。
金雕的命和楊荷的命並無任何區別。
一時朝堂上眾人頓時知曉了楊荷為何屢屢找李鴻儒的麻煩。
連連碰壁,也虧得李鴻儒命硬,這才跑回了唐國。
“他如此辛苦,這封賞都顯得略微低了一些呢”帝后笑道。
“功勞簿上記載只有結果,沒有過程,難知這艱辛,確實有些薄”唐皇同意道。
“我聽徐卿和封卿在幷州讓他弄了個江湖司,主管了一些事情,雖說那些事做不得軍功,但亦有幾分稱讚之處。”
“封疆之地,寸土不讓,封不讓。”
帝后的開口,讓唐皇顯然想起了什麼。
封不讓是一個功過難言的人。
若無此番大捷,幷州淪陷,封不讓就是大過。
但針對汗國大勝,封不讓的過錯明顯化小,多年的勞苦就顯得功勞大了起來。
“我們需要追諡封卿啊!”
唐皇嘆了一聲,隨即讓人動筆。
江湖司是幷州一個新興的部門,並未納入朝廷管轄之下。
帝后本想借此談上數句,但唐皇轉移了話題,這讓她頓時識機的止住了口。
此時是封賞的大會,並不算合適探討這些事情。
但彼此有一個大致的印象也算是不錯。
待得內侍繼續念封賞之名,李鴻儒腳步緩緩告退,走回了隊伍之中。
“還望諸卿以後能秣兵歷馬,為了大唐,也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片安穩之地。”
封賞大會漸入尾聲,諸君將士和參戰文人各有封賞。
一時眾人連連道謝,直言畢將生死報效大唐。
眾人此番話語的聲音倒是齊了一些。
待得唐皇揮手,眾人這才依序告退。
“李鴻儒,那個國子學的李鴻儒呀,你等等!”
李鴻儒將步入午門之時,忽聽身後有人喊,一個內侍急匆匆趕了過來。
“陛下讚歎您年少有為,特邀您去凌煙閣赴宴!”
內侍跑到李鴻儒身邊,頓時連連傳達了旨意。
“鴻儒兄,苟富貴勿相忘啊!”周飛衛瞄了眼色,低聲傳達道。
“鴻儒小弟,苟富貴勿相忘啊!”蘇烈牙疼道:“我行為不端,肯定惹了一身麻煩,你以後有說好話的時候,一定要為我美言兩句。”
他們這番行為倒和李鴻儒初次成為徐茂功書記官,校尉林浪連連巴結一樣。
只是李鴻儒知自家事,他那邊就是一團麻煩,哪能美言。
他還要指望李靖和徐茂功美言呢。
“苟富貴勿相忘!”
見兩人友善中帶點小期盼的眼神,李鴻儒只能回了一聲,比了一個大拇指,這才隨著內侍前去。
他沒赴過皇家的宴,最多是坐過東市的流水席,又在老師王福疇那邊吃了一頓。
李鴻儒心中有著各種盤算,涉及王福疇,涉及太子,也涉及江湖司。
他也不知道唐皇想談哪些內容。
但李鴻儒發現自己想的有點多。
臨近內侍說的凌煙閣,人漸漸多了起來。
不僅僅是朝廷重要權貴、宗室大臣,便是王妃、公主、皇子等皇室親屬也不斷而至。
這種宴席下難有談多少正事的可能。
他感到有幾分拘束之時,隨即見得不遠處的徐茂功招了招手,頓時一路小跑了過去。
“大都督!”
“沒想到你還能來參與太上皇的慶功宴!”
“太上皇的慶功宴?”
李鴻儒眨眨眼睛。
他連唐皇都只見過兩三次,甭說什麼太上皇了。
在長安諸多人的印象中,太上皇只存在於傳說中。
李鴻儒還以為這是唐皇具備的私人御宴,他估算遠遠不足。
李鴻儒也沒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