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傅人君(第1/3 頁)
傅人君。
滑州白馬人。
李淳風與傅人君隔空放了許久的嘴炮,但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傅人君。
天下第一算的頭銜確實非常響亮。
朝廷定性,太子頒佈,這便是金科玉律。
即便才能有出左右者,甚至超越者,面對已經定下的頭銜也只能自嘆。
如同徐茂功對待江湖人士一樣,本領再高,若僅僅只是顧及自身,帶不來他半分尊敬。
可即便是本事一般,偏偏又做了大用,也會帶來徐茂功的善意。
李鴻儒元神未成,依舊能得到徐茂功屢次提攜便是如此。
相術者同樣如此。
即便後來者相術更為高超,但不能裨益於朝廷,也拿不得朝廷敕封的頭銜。
又或江湖司以後再出頭銜任務。
但到那時,便沒了這個天下第一的名頭。
或許是天下第二,第三……
不得不說,有朝廷各部門發文榜,江湖司的路數開啟的很快。
除了幷州這處原來的基地,亦是迅速蔓延到了大唐四處之地。
長安城中最近來了很多僧人、道士、道姑、尼姑、三教九流相士等。
只是過了初審,有資格來江湖司的是少數人。
傅人君無疑是有資格。
滑州相距長安城近兩千里路,他又不擅長煉體,這一路來長安不算輕鬆。
傅人君白髮長鬚,看上去仙風道骨,但滿臉塵土之色難以遮擋。
待得見過禮,傅人君才侃侃而談。
“《秘記》純屬杜撰,十話九假,毫無邏輯可言!”
傅人君站在堂前,隨即對秘記進行了猛烈的攻擊。
他提及《秘記》滿紙蠱惑言,難有幾句為真,諸多條文只是抄襲往事,蠱惑到百姓。
“但有一句讖言也確實不得不防。”
半響,傅人君才口吐完畢。
“帝傳三世,這是每一屆王朝都會面對的問題”傅人君開口道:“在數十年前,也不乏大唐有帝傳二世,諸子自戮之說。”
傅人君壽命較之李淳風等人要久,更是經歷了前朝,又到大唐初創,更是渡過了十餘年前皇室內亂。
他的話讓李淳風提神,也讓太子開始認真傾聽。
帝傳二世,諸子自戮。
這則讖言有應驗之處,也有沒應驗之處。
此時的大唐徹底擊潰汗國,引得周邊數十位部落酋長和小國國王前來臣服朝拜,已經有恢復到前朝強盛之期的情形。
此時的大唐遠不是隻有兩代的景象。
這是由薪火初燃,開始進入到旺盛階段。
只要火燃起來了,便沒那麼容易熄滅。
傅人君手中持著一株靈香,被他引火點燃,只見這根靈香緩緩冒出青煙。
青煙之中,傅人君開始演法。
“千年的大唐,便宛如這靈香,點燃後便不懼風吹,即便風吹的猛烈,也僅僅讓靈香燃燒得更快一些。”
“那豈能是《秘記》上提及的三世之壽!”
“只要殿下謹言慎行,仁慈博愛,大唐斷不止三世!”
傅人君的青煙中,只見煙中一座城池聳立,隨著青煙冉冉升起,城池亦在不斷擴張成長。
他緩緩而談,開始觸及帝傳三代這個半禁忌的話題。
“陛下都已經渡過了帝傳二世的讖言,太子殿下為何不可能渡過三世的讖言。”
“荒唐之言不可信!”
傅人君開口,便是李淳風都微微點了點頭。
“但貧道也建議太子殿下,若是有可能勸言陛下,可以適當做一些準備。”
“帝都並不僅僅只能設在長安這一處地方。”
傅人君談過帝傳三代,對另一條武代李興閉口不談,反而是給出了一另外一條建議。
長安城是帝都。
傅人君之言是要另設帝都。
這個建議讓一眾人一時膛目。
搬家的難度尚大,遷都如何好遷。
這其中涉及的工程量和各類部門繁雜手續極多。
“一朝兩都!”
李淳風不斷捧著書掐算。
李鴻儒瞧了過去,只見李淳風一臉的神遊天外,手指不斷划動,在書上不斷比劃。
“雙聖並立”
李淳風手指不斷划動,待得無意識劃完畢,他還一驚之時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