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文武元神之路(第1/2 頁)
一路旌旗招展,駿馬奔襲。
只是兩天,洛陽城已經遙遙在望。
行程極為安穩,路上的一些小意外不足為道。
李鴻儒騎著一匹黃驃馬,嘚啵嘚啵的趕到前方。
和疲憊中帶著欣喜的太子聊上數句,他又趕到了最前方。
他多少算是李靖的面熟之人,說說話不顯困難。
“李錄事需要時時保持警惕,需知諸多意外便源於臨近終點之處!”
負責太子安危,李靖一路保持警惕,更是沉默寡言。
李鴻儒此時插嘴,頓時又惹了一通訓斥。
這讓李鴻儒有些沒滋沒味。
他儒家浩然正氣和氣血之力充盈,離元神層次極近,他還想和這位當朝第一文武大將交流一番,看看能不能獲得什麼可取的經驗。
只是李靖此時干係重大,難以鬆懈,可以與他閒聊對話。
他只得騎馬掛在了附近伴隨。
洛陽是前朝重都,但諸多設施還尚未完畢,甚至於城牆都未建完整,此時的洛陽是一處大城,但吸引力又存在著嚴重不足。
作為廢都,又要避免被指責見城思前朝,諸多大人物和高層都連連搬出。
此時洛陽僅作為一縣存在。
城門口處的高牆層層疊加,有近五十米高,但也只有這段城門如此,落到其他之處,便只有兩米高的圍牆了。
城門相迎的縣令寇準帶了五十人作為佇列迎接。
身處腹地之中,洛陽城中佈置的軍防極少,只有兩百餘人維持基本的防衛,此時站在了城牆各處進行警戒。
“李尚書!”
“寇準見過太子殿下!”
寇準連連快步相迎,見過了最前方的李靖,又趕到四駕馬車之前,對太子行了禮。
“不必多禮,起來吧”太子發聲回道。
他精神頗好,但馬車上顛簸兩天,身體有些吃不消。
太子能文善武,但年齡擺在了這兒。
長遠的旅途讓他身體有些難受。
但相較於李鴻儒和李旦去幷州時吐個稀里嘩啦,太子的待遇和表現又要好上許多,只是臉色有些疲憊。
“速速帶我們去下榻的宮殿處!”
李靖喝上一聲,寇準頓時臉色一肅,找了一匹馬,奔行在了前方。
一眾衙役死命奔行了起來。
在眾迎接者後方,車隊開始進入到洛陽城中。
這是一座色澤頗新的城市,建造城門的巨大青石依舊能看出新痕。
作為前朝新建遷都的城市,前朝滅亡時,帝王又並不在洛陽,這處城市並沒有經歷多少戰火。
城市之中,諸多樹木茂盛生長,幢幢民房矗立,道路極為寬廣。
相較於長安,洛陽的一切都很新,少了幾分文化沉澱的底蘊,但又多了一絲蓬勃的生機。
李鴻儒騎馬而行,頓時敏銳覺察出一朝兩都的轉向在哪兒。
只要一切都是新生,也便能在新生中找到出路。
以變化對原本存在的可能,諸多事情將變得不同。
或許有人在長安苦心經營,進行了佈置。
但隨著雙都的執行,不確定性的增加,對方這種佈置也出現了缺憾。
在符合風水玄玄之說時,也一定程度的符合了邏輯學。
眾人馬奔行時,李鴻儒還觀看這各處方位。
洛陽城的人口遠少於長安城,此時頗有地廣人稀的狀況。
沒有大世家和豪紳,流通又少,普通平民百姓想要發展是件難事。
洛陽的經濟狀況只能算是一般。
李鴻儒奔行到一個十字路口時,還湊巧碰到了正在挑挑揀揀位置的公孫舉,這讓他有些啞然。
公孫舉這是盲選,四處挑選合適的位置,避免被人說道。
但即便不立都,公孫舉此時選擇的位置也是上佳,只是看能不能成。
這種位置平常難有多少掙錢的可能,但若是定都洛陽,這些地方的利潤,甚至於適合之處的店鋪價格都很可能成倍成倍的暴漲。
“大人,寇大人,正南街清水井湧出血水,有人下去檢視時撈出了一具屍體!”
車隊奔行至一處內河附近,頓時見得遠處一個衙役騎著歪脖子馬奔了過來。
“你個沒眼色的東西!”
寇準奔行到洛陽行宮附近,好不容易才喘下一口氣,在這兒恭迎太子的車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