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體悟(第2/2 頁)
雖是詳細敘說的白話說明文,但他不知不覺將筆力揉入了其中。
紙是那張紙,字也是那行字。
正常看是一種內容,若細細去檢視,又能看出另外一種內容。
他的筆下有不甘,也有著憤怒。
出長安以來,他見識不斷增多,知曉了大唐並非在這世上無敵,也知曉了大唐的諸多內憂和外患。
這是一個處於不斷成長不斷強大的國度。
也被太多的勢力眈視。
“……欲問,何時能平汗?”
他筆鋒一劃,在紙上寫了最後七個字。
收筆之時,他只覺頭稍微有些昏花,身體搖搖晃晃。
待得公孫舉攙扶住他,李鴻儒閉目數次,他才恢復過來。
“我寫的太久了,有些頭昏眼花了”李鴻儒低聲道。
“你這是儒家浩然正氣透體,一時有了跨幅度的成長,有些疲憊也是自然。”
“成長?”李鴻儒奇道:“我連《九經》都沒念呢。”
他感知了一下渾身上下,又摸了摸腰間懸掛的納玉。
只見納玉上透著一股青意,絲毫不遜色當初吞服妖象肉後的情形。
李鴻儒這才認同自己在儒家浩然正氣上有了可見的進步。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沒有真正的體悟,誰能依靠念《九經》領悟踏入元神境!”
公孫舉笑著回應,轉而又斥責了心性偏玩的公孫韻數句。
這大抵又是別人家的孩子,拿去做比較了。
“體悟!”
李鴻儒咀嚼著這個詞。
“你可以當成如同武者一樣進行了一場意義重大的死戰,獲得勝者的一方獲益匪淺。”
徐茂功悻悻的插嘴了一句。
他顯然沒從公孫舉身上撈得多少便宜。
但公孫舉最終還是因為諸多的原因放了水,讓他能勉強接受。
他此時情緒不算太糟糕。
徐茂功這麼一說,就讓李鴻儒明白了下來。
除了修養自身,《九經》中亦夾雜著其他諸多的道理。
那是李鴻儒往昔放棄鑽研的地方。
但在不知不覺中,這些書中的文字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也讓他三觀有著改變。
李鴻儒自詡是個獨善其身的個人主義者。
但遭遇諸多事情的衝擊,他的觀念也逐漸有了一些變化。
不斷的接觸,也不斷的瞭解諸多。
或許這就是成長。
只有遇到的越多,見識過真正的風雨,他才能踏出溫室,走向自由生長的天地中。
“李司命,李司命……”
李鴻儒稍有領悟之時,只見李無忌提著奄奄一息的落頭氏過來。
“老夫應該算是完成了江湖司的任務,你看看有沒有什麼頭銜適合我?”
他眼中閃爍著異光,一臉的期盼,就待李鴻儒說上一個‘幷州大俠’的稱號了。
“你這老貨,此番定然是看了我軍中重器才來到刺史府,嘿嘿!”
李無忌喜滋滋時,陡然聽得徐茂功的聲音。
這讓他如遭雷擊。
不看望遠鏡難以發現刺史府的事情,更無須說抓到落頭氏。
但看了望遠鏡,又知曉了軍中秘事。
李無忌只覺自己這種行為很蛋疼。
如王大力所說,他很可能會被徐茂功徵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