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登上教主之位後會得邪帝古天行親傳魔教鎮教神功“天魔印法”從而對付江湖武林各派便是一場浩劫所以我打算派馨悅下山要聯合武林名門正派以抗衡魔教!”
李子儀原本憂愁的心情到此刻更是糟透若此時安祿山準備充足蓄謀已久起兵造反而朝中新戰不久糧草短缺又無良將勇士敵之勝算少之又少想想江湖危機四伏想想自己又身負重傷除了聽天由命外不知再有何辦法。
李子儀若思一刻心襯:天下武學莫過於修心閉關修行有如閉心此乃練功大忌看來自己也應該入世俗凡塵中悟劍劍在心中只有經歷世間一切的苦難坎坷悲歡離合當看破之時也許就是劍悟透之時不由暗下決定於是道:“晚輩還有一事相求。”
“李少俠請講。”
此時兩人已來到靜雲閣前李子儀靈性異動道:“晚輩下山之後會專心悟劍退居江湖歷遊天下若是三年期間果真生戰亂武林動盪還望前輩主持大局力挽波瀾以天下為重只要拖住三年待晚輩重出江湖之日就是平亂返正重振武林之時一切危害皆會迎刃而解!”
鍾明慧回覆道:“三年之期說長亦長說短亦短武林之事我會盡力聯合各大幫派對峙魔教只是兵亂之禍卻無能為力只好從旁協助若上天庇佑哀民之苦相信一切總會有解決之法你就放心而為吧。”
李子儀點著頭再也沒有吱聲因為今後的路連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走九龍神劍第九重幾乎幾百年來無人練成的境界自己真的能突破嗎?站在自然中才知自己的渺小有心無力難以迴天。
仁者之劍來自仁者的心而仁者的心則放於天下只有深處天下之中力經江湖之事心感黎民百姓之苦才能自悟於心劍術心法有所幫助才能在實物中看透在紅塵世俗中看破由人道提升到上窺天道。
李子儀離開靜雲庵後苦思一路終於想到了一個方法至死地而後生將身上任督二脈奇經八脈等練功運氣的二十處重要穴脈通通封死把全部內力集於丹田之處真氣散於條條經脈之中靜中不動非真定動中不動放為正無論多麼厲害的高手也難免分辨出此人曾是武工內力深厚之人更難以想到他是名震天下的少將軍。
李子儀在途中客棧連夜修書兩封一封寫給管家沈輝讓他主持大理情劍山莊一切事物並告之自己將離莊闖蕩江湖三年當有朝一日所有封閉之穴重新衝開之時便是神劍堪破之日。
另一封寫給當今皇上力陳要害闡明提早做好防備並陳述自己將去歷遊悟劍三年不在家中居廟堂之高則憂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君希望皇上以江山社稷為重多關心天下百姓。
書信寫好之後放於春梅房中並留一張字條給梅花四劍其中當然少不了關心叮囑離別保重的話語。就這樣李子儀戴上了家父摯友、天下第一妙手魯靜齋曾送的真皮面具雖然遠比不上李子儀那天下聞名美男子的面孔卻也有五分相象還算英俊瀟灑一雙眼神因內傷的關係雖然靈中帶暗但氣質依然逸意然靈光閃閃加上渾身硬朗挺拔而不帶一點多餘脂肪的肌肉依然是女人的剋星。
李子儀化名李思羽衣著普通的仕服隨身除了一點盤纏和貼身佩帶一條回迄公主曾送的玉佩外再沒有帶其他玉器包袱之類連飛龍劍也沒有帶著護身可謂反璞歸真。
他清閒漫步的走在路上一切是那麼的自然彷彿此刻不是什麼少莊主少將軍也不是什麼江湖高手武學奇才什麼成敗得失也都忘記了心中一片寧然。他那想到一代宗師級武學曠世奇才的傳奇便從此開始了。
李子儀自西向東順流而下經過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長江三峽在此處切穿巫山兩岸巖壁陡峭河谷深遂航行峽中峰迴路轉仰望雲天如同一線俯視江流咆哮如雷。
心情頓時隨之豁然開朗忘乎一切半月後登6來到襄陽一城天剛正午街市熱鬧非凡行人商人絡繹不絕李子儀初次來到此古都襄陽佔水之池乃東南兵家要塞之地所以城牆城內多軍事建築物。
李子儀在街上隨便走逛見街道一處人頭湧湧圍繞著一張皇榜在看李子儀心中好奇於是便過去看個究竟。
原來此榜是徵兵招募上述安祿山在范陽起兵率軍二十萬由北向南大軍揮下長驅直入勢如破竹;皇上立即下昭徵兵入伍以平禍亂。周圍的百姓議論紛紛似有天下大亂之勢;安祿山口蜜腹劍野心重重蓄謀已久終於露出了尾巴起兵謀反但不知現在戰況如何。
李子儀帶著沉重的心情來到一家客棧因為長期路途奔波沒有豐盛的一頓所以多要些酒菜此時客棧酒桌內坐滿了江湖人士各個凶神惡煞隨身配劍低聲密談。
片刻之後有人道:“如今政局不穩內亂重重若我們去參軍一定會大有作為各位兄弟意下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