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
到汝南的第三天,大哥以豫州牧身份正式接管汝南的政務,大哥闢孫乾為別駕,簡雍為治中,陳震為主簿,以孫乾為首,掌郡內政務。(注:劉備曾被曹操表為豫州牧一職)同時大哥又以左將軍一職開府,拜二哥為蕩寇將軍,我為徵虜將軍,劉闢為安漢將軍,龔都為輔漢將軍,林豹為奮威校尉,林雪為建威校尉、金疇為奮武校尉,廖化為武衛校尉,趙雲為討賊校尉……以我和二哥為首,掌管軍務。
政務方面,孫乾針對汝南民生凋敝的狀況,首先便是核實人口,登記入冊,再按照每戶的實際勞動力分配土地,力圖儘快恢復汝南的農耕生產。若是在其他州郡,大量的土地掌握在豪門富戶手中,這樣的措施會遇到很大阻力。但是,由於汝南長年戰亂,原本郡中豪門大戶非死即走,留下來大量的無主荒廢田地,才使得這一做法變得非常可行。孫乾做事不拘泥於陳俗,能因時因地制宜,的確是個出色的內政人才。或許,孫乾的內政才能比起曹魏的陳群和孫吳的張昭也不惶多讓。只是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大哥前半生坎坷的遭遇根本就沒有給孫乾施展自己內政才能的機會,等到後來大哥有了穩固的地盤後,孫乾卻又因病早逝了,誠為可惜!
桓侯再生(77)
政務上的事宜在孫乾的統領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方面的事不需要我操心,而且我也操不了這個心。
真正需要我關心的是軍務方面。在接收了劉闢的軍隊後,我軍的人數已超過4萬人,其中從古城跟隨我們過來計程車兵有4800餘人,新近收編的劉闢軍約有4萬人。人數雖然增加了,但作戰能力卻未必也有相應的提高。劉闢軍那4萬人,經過核實,其中年過60的老人與不滿15的孩童就佔了六成,約有24000人,這部分人根本就談不上什麼戰鬥力,將來上了戰場,他們幾乎幫不了任何忙。真正有一定戰鬥力的還是另外4成近16000人的青壯士兵。所以我軍目前“真正”的軍力也就是21000人左右。
接手之後,首先便是要對原先劉闢那4萬餘人的軍隊進行重新整編,分為兩軍。我將其中的青壯士兵16000人挑選出來組成一軍,稱為“常備軍”,這一軍便是日後作戰軍隊;其餘老弱病殘24000人另組一軍,稱為“屯田軍”,這一軍不需出征作戰,平日主要是屯田墾地。汝南目前地廣人稀,正好可以用他們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
從古城跟隨我們來汝南的四營士兵,只有風騎營稍做擴充。劉闢軍中原有約800多騎兵。我自然毫不猶豫的將他們編入了風騎營中,騎兵本來就是在集團衝鋒時才能發揮出戰鬥力,如果分散開來所起的作用就小多了。到目前為止,風騎營總算也達到2000餘騎的規模。而此時,風騎營校尉林豹在與副校趙雲共事了一段時間後,對趙雲的武藝和治軍本領佩服不已,主動提出讓賢,由趙雲接替自己校尉一職。大哥仔細考慮之後,同意了林豹的請求。自此,風騎營正式由趙雲掌管,林豹則擔任副校。
“虎槍營”、“熊槍營”和現在已屬於二哥轄下的“狼牙營”並沒有進行擴充,仍然維持每營千人的編制。真正的精兵在“精”而不在“多”。在三國時期最為強悍的步軍——高順的“陷陣營”總共不過800餘人,但兵鋒所指,攻無不克,便是明證。“虎、熊、狼”這三營士兵在古城時經過2個多月的辛苦操練以及隨後與張繡軍大戰中的磨練,已經算得上是一支精銳之師。而剛收編的劉闢軍戰力與這三營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如果盲目進行擴充,戰力不但不能增強,反而會被削弱。按照我的意圖,就是要讓從古城帶出來的步軍三營和騎兵一營能夠成為與曹操“虎豹騎”、“青州兵”相抗衡的勁旅。
新整編的“常備軍”近16000多人的步軍,按照10人一什、5什一排、5排一連、4連一營的編制,重新整合成16營,每營1000人,又以4營編為一旅。二哥、我、劉闢、龔都各領其中一旅。利用現有的兵器裝備,每旅設兩營槍兵,一營刀盾兵,另有一營弓兵。但是這16營士兵的所使用的刀、槍、弓箭質量實在不敢恭維。看來還得花大力氣更換制式裝備,又是一筆巨大的開支!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桓侯再生(78)
在整軍過程中,另一個令人頗為頭疼的問題就是缺乏大量的中、基層軍官。以劉闢軍中原先那些頭領的能耐,擔任一排、一連之長或許還能勝任,但是一營的校尉對他們而言就實在是勉為其難了。
人才的匱乏問題很讓人棘手,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