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第2/3 頁)
猛烈的陽光照耀下,變得慵懶起來。就在這一天,沉寂了大半個月的明軍,猛然發起進攻。
俞諮皞率領本部三千精銳士兵向白沙島發起進攻。白沙島那裡修建了一座小型堡壘,大概駐紮有**十人。人數雖然少,但堡壘修建的很險要,也很堅固。
堡壘彷彿嵌入小山中一般,只有一面可以進攻,背後是山壁,而山壁背後則是波濤洶湧的大海,兩側是宛如狼牙般的碎石山壁,雖然勉強可以行人,但一個不小心,便很容易被鋒利的石頭刮的血流一地,完全不適合軍隊前進。
同時因為依靠澎湖,荷蘭艦隊也敢於鼓起勇氣發起進攻。他們假若戰敗了,完全可以退回澎湖島,福建水師想將之殲滅更是難上加難。
當然了,荷蘭艦隊也並非是天下無敵的,他們在中國海一帶並沒有造船廠,連一個修補小漁船的正規船塢都沒有。距離自己最近的大員,倒是西班牙人有一個能夠修補二百噸以下船隻的船塢。
不過西班牙人會這麼好心嗎?他們不落井下石,就足夠叫雷耶斯發笑了。
雙方在澎湖海爆發了一場激烈程度比之漳州海戰還要強烈的戰爭。因為唐繼光嫡系的福建水師在漳州海戰中受到不少的損傷,就連三艘千料大船都只是來了兩艘,餘下的都是四百料以下的海船,更多的則是二百料的海滄船和一百五十料至一百料的蒼山船。
而且這次荷蘭人的火炮是佔據了壓倒性的優勢,這個優勢並非是指火炮數量,還包括火力!因為二號佛郎機銅炮數量並不多,一共加起來也就是八十門左右,而荷蘭人則是大概擁有各式火炮二百多門,火炮數量是明軍的一倍。
一共激戰了三天,沒有如何陰謀,只是有堂堂正正的對戰。此戰中,施大瑄更是險些喪命,唐繼光的旗艦黑巖號被擊沉。折損的海滄船、蒼山船達到十二艘之多!
不過在福建那裡,源源不絕的派來援軍。當然了,損失的速度自然要比支援的快,但比之荷蘭人的‘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要強多了。
特別是自己越打越少,而對面雖然也是越打越少,但可以看到援軍一批批的來,只要有一定的時間。恢復元氣完全沒有問題。
荷蘭人實在沒有辦法了,水手們士氣大跌。白沙島上的堡壘在第四天,見沒有自家艦隊來支援後,沮喪的舉起白旗。
雷耶斯也屈服於海甲恩了,不得不表示同意和議。
只是唐繼光到了這個時候還會同意嗎?自然不可能了!
大軍狂攻澎湖島上的‘風櫃子’堡壘。(史書上是如此記載的,大概是荷蘭語音譯吧!)
荷蘭人因為只有三艘海船能夠出海了,最後海甲恩做了一個可恥的舉動。領著部分水手,坐著三艘海船逃離澎湖島。數十年後,都有荷蘭人稱澎湖島為惡魔島。可想而知自己給他們帶來了怎麼樣的回憶。
雷耶斯雖然有種種缺點,但相對來說,他還是一個稱職的軍人。他並沒有投降,而是咬牙抵抗。
只是有用嗎?
對雷耶斯支援最大的科恩總督被召回荷蘭本土敘職,
海甲恩為了防止雷耶斯回來後瘋狂報復自己,他會把去求援兵來支援雷耶斯嗎?用屁股想想都知道答案了!
堅守了半個月後,風櫃子堡壘終於彈盡糧絕了,雷耶斯不得不舉起白旗,請求體面的投降。唐繼光對此表示拒絕,而且還狠毒的下令大軍包圍風櫃子而已。
飲水還好,但食物上荷蘭人卻缺的很,到了八月。有士兵忍不住了,出現了人食人的情況。還有計程車兵實在忍受不了,翻過城牆,出城投降。不過被唐繼光冷酷的下令射殺,人頭割下來後。插在位於海邊的木樁上。
現在那裡已經成為了海鳥的歡樂場,在那裡他們每天都可以吃到不勞而獲的食物。
最後到了九月,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英國人出面來求和,還有李旦。唐繼光這才勉強答應荷蘭人的投降。
不過荷蘭人需要為此,支付十萬荷蘭盾。五十荷蘭盾等於一盎司黃金。換算為兩。約莫一點三盎司黃金相當於明制一兩。換言之,十萬荷蘭盾相當於七萬七千兩左右的黃金。
不過英國人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態,同意當然中人。而雷耶斯都快瘋了,甭提十萬荷蘭盾了,為了逃離澎湖,一百萬荷蘭盾恐怕他都會不顧一切的認了。
由英國人擔任中人,先支付五成荷蘭盾。因為沒有足夠的黃金,可以用白銀代替。不過白銀的兌換率是按照明朝的。如果按照日本的一黃金四白銀,唐繼光都不知道虧的成什麼地步。雖然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