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3/4 頁)
行文放在書案一角。“軍門為了處理大事,廢寢忘餐。末將只會呈匹夫之勇,除此之外,唯一能夠做的就是照顧好軍門而已!”
頓了頓,孔有德問道:“軍門這飯菜是端到書案上吃,還是在茶几上吃呢?”
“就在茶几上食用可以了!到了書案這裡,雖然空間大一些,但難免會汙了文書、卷軸。”唐繼光想了想,說道。
孔有德立刻把托盤重新拿起來,將飯菜輕輕放在茶几上,然後就拿著托盤離去。
雖然說孔有德是親兵,但吃飯的時候有個人在一邊盯著,總不會是什麼讓人舒服的事情。唐繼光更沒有讓人服侍的心思,孔有德很是聰明的在外面等唐繼光吃完飯菜,這才進來收拾碗碟。
唐繼光的注意力並沒有落在孔有德那裡,已經被情報所吸引。根據燦叔和劉榮浩派出去的夜不收打探,再整合商人的資料。根據目前的情報,已經可以確定荷蘭人一共擁有十三艘戰艦,其中有兩艘因為攻打澳門,並中途遇到風浪斷去桅杆。
現在這兩艘船被留在澎湖,作為護港炮臺使用。除此之外,還留有三艘兵船巡邏澎湖一帶海域,餘者肆虐於漳州一帶海域。現在明國人都知道荷蘭人的厲害,基本上見到荷蘭人來了,便逃跑。不過人走的了,往往船隻就不容易走脫。
百姓傷亡已經少了很多,只是偶然有不走運的被捉到。但被荷蘭人焚燒奪取的船隻依舊穩定上升著,每過幾天都有被拋棄在碼頭的船隻被俘虜或者燒燬。(歷史上記載,被焚燬奪取的船隻有六百多艘。)
看了看文書中對荷蘭人兵備的偵查。荷蘭人十多艘海船那裡,得到詳細情報的只有五艘兵船,幸運的這些兵船都是主力船隻,其他的雖然沒有得到詳細資料,但有了這些,荷蘭人大致戰鬥力應該可以估摸七八分。
得到的分別為:格羅寧根號,三桅,四百八十噸,目測一千六百料左右。(注)配備三十三門火炮,其中主炮由兩門十六斤紅夷大炮組成。
唐繼光計算了一下,一斤約莫一點五磅,十六斤,換言之就是二十四磅炮。只是不知道是加農炮還是荷蘭長炮呢?如果是加農炮就有些麻煩了!艦炮中近距離火力兇猛,對於擅長接舷戰的中隊而言,將很容易遭受很大的打擊。
薩姆松號:兩桅,噸位:未知,目測約八百料左右,配備火炮不下於二十門。
默伊登號:三桅,四百噸,目測約一千四百料,配備火炮不下三十門。
埃拉斯莫斯號:單桅,輕帆船,噸位:未知,目測四百料左右,配備火炮約莫十七門。…;
維多利亞號:雙桅,圓船,噸位:未知,目測九百料左右,配備火炮二十三門,三門主炮十二斤(十八磅)紅夷大炮。
(注:經過木木調查很多資料,發現中國古代的‘料’和西方的噸位無法換算出來。因為料是面積單位,一料是一丈立方。眾所周知,木材也有輕有重了,用輕木製作的一百料船,比之重木製作的一百料海船自然不同了。個人認為,網上的三料等於一噸純屬胡編。)
唐繼光發現荷蘭人也許不多,但火炮不是一般的多。按照中國的配置,一艘主力兵船也就裝備七八門火炮。雖然有碗口銃這些小口徑火炮,不過那玩兒,純粹雞肋,射遠了沒有威力,近了也就能夠用一次。
頭痛!不知道現在臺灣這裡的水師還剩下多少呢?
這次不用找孔有德了,書案上有資料。不得不說,經過郭懷一弟弟出賣,福建水師遭到埋伏。對於福建水師造成的打擊非常大。
現在福建水師只有一艘一千二百料的揚帆號撐著,除此之外一艘千料大船在回來途中沉沒,另外一艘現在還在船廠那裡修理著,想再次出海,少說要三個月後。而且因為更換了不少零件,契合度沒有之前那麼高,再用於海戰就有些勉強了。
剩下的海船那裡,有一艘七百料的福船,三艘五百料到四百料的福船,七艘二百料的海滄船,十七艘一百五十料到一百料的蒼山船。
對付荷蘭人,海滄船、蒼山船的左右並不大。如果荷蘭人大量裝備加農炮,這些級別的海船更只能夠當炮灰使用,近距離火力強大的大口徑加農炮,甚至可以一炮擊沉一艘一百料的蒼山船。
ps:感謝書友權大納言月票!
今天兩更!八千字,求一下推薦票,希望推薦票能夠過萬!請書友多多支援,多謝!(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405章 備戰【下】
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