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部分(第2/4 頁)
我應道,實際上他出了說這話外,還能夠說什麼?畢竟他對於東江還不算太熟悉,寧完我也怕自己說錯話。
第283章 黃楊村
唐繼光當下將朝鮮俘虜來的百姓分作兩隊,老弱婦孺少年孩子一隊,讓他們負責開墾荒地。每人都分得五到十畝地,水利也是由自己負責的。做完這些後,他們將去軍器所幫忙製作火藥、編織布料等等。
另外還有約莫八千名壯丁,其中五千人負責開挖水利,兩千人伐木或者燒炭。一千人連同戰俘到鐵礦場挖礦。所有人都必須動起來,唐繼光實行的是工作分配製度,工作越多,得到的食物也越多。
當然了,唐繼光並不刻薄,並沒有讓人辛辛苦苦工作一天,才得到那麼幾碗稀粥。只要辛勤工作,就肯定可以吃飽。每天工作最好的三隊,可以得到二兩紅燒肉加餐,白飯任吃。
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黑暗的一面。為了防止逃跑,唐繼光實行了殘酷的連坐制度,每一隊一旦有一個人逃跑,全隊誅殺。一隊約莫二十人,而完全動員其他人逃跑可不容易。而一旦舉報,可以獲得自由身不說,還可以獲得五十畝田,一所房子,二十兩賞銀。
高風險,讓朝鮮人鮮有人敢冒風險,只有剛剛開始的時候有那麼幾個二愣子犯傻。
嚴謹的制度,讓東江鎮如同一臺開足馬力的機器,有條不紊的工作著。
同時為了防止女真人突破沿江三堡(破虜堡、巖山堡、江口堡)組成的防線,唐繼光還讓各地村莊都修建的彷彿堡壘的。為了防止有人偷懶,唐繼光親自巡視各村,順便也觀察一下開墾情況。現在春耕雖然結束,但詳細資料還在統計著,唐繼光這是下去親自觀看。
唐繼光第一站是黃楊村,此村人口乃是村莊中第三多的,足足有一千三百多人,比較靠近沿江三堡。距離江口堡更是隻有十三里遠而已,日後一旦江口堡開戰,這裡很可能殃及池魚。也正因為如此。唐繼光才特地來到這裡視察。
來的時候,唐繼光並沒有通知任何人,僅僅是帶了二十名騎兵護衛。就連林大福也沒有帶。留了林大福在鐵山,擾亂那些官吏的視線,防止他們造假。
前往黃楊村的道路,已經鋪墊上一層從海灘挖來的沙礫。馬踏上上面,軟硬適中。熱天不怕塵土飛揚,雨天也不怕成了泥坑,不過不大好的就是馬車在上面不大好走。
不過東江鎮百廢待興,能夠修建出這一條道路來。已經算是不錯了。
一切雖然簡陋,但透著勃勃生機,這無疑是讓人精神振奮的。
走著走著,唐繼光已經看到了黃楊村了,一棵兩丈多高的黃楊樹率先躍入唐繼光眼中。這棵高大異常的黃楊樹,據說已經有五百年的壽命了。
唐繼光略過黃楊樹,打量著黃楊村。其實說是村,實際上算是一座小堡壘。一丈許高的土牆。呈不算太規則的長方形,四角修建有角樓,角樓稍微向外延伸。城牆下是一條護城河,護城河也不算寬,約莫三丈而已。但這沒有關係,日後可以擴寬。
這黃楊村也算堅固。如果糧食軍械充足,最少可以擋住一千名敵人進攻。一千人雖然不算多。(。。_&書&吧)但對於這樣的村莊而言已經足夠了,畢竟這裡也不是什麼大城。後金軍也不大可能在這裡花費太大的力氣。
忽然一陣嘹亮的號角聲響起,唐繼光禁不住怔了怔。
親兵還道是有敵人,慌忙策馬上來,護住唐繼光。掛在馬鞍上的長槍、弓箭也提了起來。…;
唐繼光左右看了看,禁不住啞然失笑,指著黃楊村那角樓,道:“別緊張!是那黃楊村的哨兵吹響號角罷了!這黃楊村還真警覺啊!我們從鐵山方向來,他們都依舊保持警惕!鐵山在東,後金在西!不錯!這村長管理得好!”
沒有多長時間,一個漢子出了村莊,對馬背上的唐繼光諸人拱了拱手,問道:“各位軍爺為何到我黃楊村來?另外請出示令牌證實身份!”
唐繼光滿意的點了點頭,吩咐道:“給令牌這位壯士看看!”
“是大人!”一眾士兵應道。為了隱瞞唐繼光的身份,他們沒有喊軍門,而是喊了個萬金油的稱呼。只要是官員,甚至於只要是上司,都可以喊大人。既表達了對唐繼光的尊敬,又可以隱瞞唐繼光的身份,算得上是一舉兩得。
檢查了令牌,漢子的臉色緩和了不少,一臉歉意的說道:“得罪了各位軍爺!現在世道比較亂,不僅僅是建奴,還有不少馬賊!前天一個村子也差到遭了罪,幸虧村子裡面有一漢子機靈,及時發現了,要不然那後果將不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