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頁)
銃在原地,拔出腰間的長刀衝出。
“別怕!我們人多!衝啊!”李將軍心中也暗暗叫苦,但他不能夠亂,他唯有給士兵鼓舞士氣。李將軍現在只能夠寄望,這些倭寇也就是會遠遠放一下火銃而已。
“殺!”一名倭寇一個箭步躍起,手中長刀高高舉起。雖然身前空門露出來,但高高舉起的長刀,藉著慣性,哪怕這倭寇死了,依舊會斬下來。
對面的朝鮮士兵那裡見過這等兇猛的作戰方法啊?立刻被嚇的臉色發白,哪怕對方露出那麼多破綻來,都不敢動手了,慌忙舉起手中長矛。
只是那雜木製成的長矛,那裡扛得住千錘百煉的倭刀呢?
長矛應聲而斷,那朝鮮士兵只見白光一閃,便一股刺痛湧上心頭。鋒利的倭刀劈斷左側肩骨,狠狠的劈到心臟上。鮮血不斷從傷口中湧出。
“啊!!!”朝鮮士兵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慘叫聲。
倭寇冷笑一聲,一腳踢翻那朝鮮士兵,抹了一把減到自己臉上的熱血。手提仍在滴血的倭刀投入戰場內。那朝鮮士兵在地上扭動幾下,便沒有了氣息。
這個情況在戰場上經常出現,倭寇的招數大部分都差不多。
倭寇的戰鬥方法談不上出奇,就一個字,拼命,甚至算得上單一。但朝鮮士兵可沒有這個拼命的勇氣,這就使得倭寇戰鬥力斐然。
這也和朝鮮士兵的制度有關係,作為大明的屬國,朝鮮非常崇拜大明。再加上建立的時間,是朱元璋在位的時候,所以制度上都仿效明朝。
這軍制也差不多,實行的是類似衛所制。就是每一地幾戶人出一個士兵,盔甲武器出錢從軍隊那裡購買。士兵每隔一段時間訓練,平日耕作。同時每年派某地計程車兵到邊疆戎邊,幾年一輪迴。只有少量的常備軍。
衛所制在歷史上已經證明了他的缺陷,就連大明現在都是以募兵制為主。這些士兵平日訓練不足,說白了不過是粗通武藝的農民。再加上平日沒有怎麼打仗,現在遇到的倭寇可都是唐繼光從日本帶來的精銳武士,屍山血海那裡過來的。…;
雖然憑藉著數量上的優勢,朝鮮軍並沒有落入下風。但一千二百名朝鮮軍,居然和五百名倭寇打成膠狀,而且情況還慢慢往朝鮮軍不利的方向傾斜。
李將軍在馬背上驚魂不定,看著眼下糟糕的戰況,他都猶豫要不要放下自己的面子,下令撤退呢?
不過很快他就不用為這個決定而猶豫了,一聲火銃聲響起,李將軍身上立刻爆出一團血花,李將軍猛然從馬背上倒下。戰馬被驚著,嘶鳴一聲,拖著李將軍那不知死活的軀體衝出戰場。雖然還不確定是不是被火銃擊斃,但被戰馬拖著走那裡遠,恐怕這李將軍死的已經不能夠再死了。
卻是唐政重發現那李將軍在馬背上太炫目了,派了三名精銳火銃兵狙殺,這才有剛才那一幕。
李將軍死了,他的副將立刻站出來。只是主帥都死了,副將站出來,效果又有什麼用呢?如果說戰況往朝鮮軍好的情況發展,這副將說不得還有些用處。
朝鮮士兵驚魂不定,開始有人逃跑了。正所謂不患貧,而患不均。你都跑了,我憑什麼在前面替你拼命,拖著敵人啊?
於是其他朝鮮士兵也開始逃跑了,兵敗如山倒,潰敗計程車兵四散於野。那些在前方拼殺的朝鮮士兵見狀,登時氣的紅了眼睛,他們不願意為他人作嫁妝。逃是逃不了的,他們索性投降。
唐政重讓一名百戶收攏降兵,自己帶著其他人追殺。
就在這個時候,那不遠處的樹林還出衝約莫百人騎兵,身穿棉甲,頭頂避雷針,寬大的裙襬挎在兩側,完完全全一副後金軍的打扮。那朝鮮士兵登時嚇的三魂不見七魄,倭寇也就罷了,雖然驍勇善戰,好歹也是兩腿腿的,拼一拼,說不定能夠逃跑得了。
但這些建州蠻子可是四條腿的,朝鮮士兵沒有鬥志了,一個個跪倒在荒野上,磕頭求饒。因為鐵礦場需要不少勞動力,這些偽裝的後金軍騎兵也沒有殺人。
趙將軍也派人看著,畢竟李將軍出戰如果戰敗了,他也要派人接應一下。接過他得到他戰報卻讓他猛然間出了一身冷汗,居然全軍覆沒!這可是一千二百人啊!就算是一千二百頭豬,怎麼樣也走回來幾個啊!
更讓趙將軍汗流浹背的是,那李將軍死了!死了就死了,問題他是宗室,而且才來這裡三天時間。大王聽了這事情,會怎麼想?人到了你這裡,才三天,居然死翹翹了不說,帶出去的部下一千二百人都全軍覆沒了,你這上司怎麼做的?攔不住?我也攔不住我的怒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