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明末小海盜 > 第75部分

第75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魯魯修凌駕於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穿海:海上建堡壘,戰四海八荒火影之星落塵世

道怎麼回事,感覺快死了,鬱悶……

第180章 小冰河的影響

別人不知道,唐繼光知道了這個訊息後,就明白,這是小冰河時期巔峰到來了。

小冰河時期全球氣溫急降,而明朝更是其中的重災區,在一千年內最冷的,在一萬年內也可以排到第二位,一百萬年內可以排到第七位左右。

華北地區普遍降低一到兩攝氏度,也許有人不以為意,一兩攝氏度而已。災害的不說,如果將地球比喻為人體,一個人多一攝氏度是低燒,兩攝氏度是中燒。而如果降低呢?想想都知道不會好到那裡去。

同樣降溫也造成大面積的災荒,往日的種植時期需要改變了。別的不說,比如秋收在十月,但氣溫降低了,莊稼熬不了那麼長的時間,雖然也許只是幾天,但莊稼都會冷死。那麼就得提前了春耕,或者換種一些生長週期比較短的稻穀。又好比一些兩年熟的地方,現在都只能夠變成一年熟。

只是這些農民都不知道,他們只會按照往年那樣種植,怎麼可能不遇到災荒呢?另外全球糧食都是差不多的,一般來說,糧食只有少量多餘。在中國更是有俗話,三年豐裕一年災。也就是說三年豐收積累下來的糧食,才能夠抗得過一年的災害。

但此刻明朝是什麼時候啊?在網路上被譽為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明朝大規模貿易,貿易規模達到什麼程度呢?從明朝隆慶開關,到明朝滅亡,全球三分之二的白銀湧入明朝。根據學者保守估計,最少三億五千三百餘萬兩白銀。但又有學者認為是五億兩白銀,總而言之這個資料不會少。

按照三億多的資料計算,平均每年會有大概五百零四萬兩湧入中國。如果按照五億的計算,每年則是有大概七百一十四萬兩白銀湧入中國。

同時在經濟上卻並非造成數百萬兩的價值,首先這這數百萬兩將會嚴重刺激了外貿中的主力茶、陶瓷、絲綢、紡織品等行業的發展,同時又帶動了不少下游產業。茶就算了,陶瓷就帶動陶土,絲綢帶動生絲,紡織品帶動皮毛、棉花、麻等。另外還有運輸、包裝等。

這還僅僅是購買中國的,他們對中國輸出商品得到的銀子那裡去了?十之**又回到中國人手中。如此一來,每年僅僅是對外貿易,造成的經濟財富,沒有一千萬兩,恐怕也差不到那裡去。這還沒有計算對內貿易,從這裡就可見,當時中國貿易如何的繁榮。

這也造成明朝當時江南一帶都已經不怎麼種植糧食了,改為種植經濟作物。這本來也沒有什麼的,但現在猛然間糧食大規模減產,造成的後果就嚴重了。

現在還好一些,萬曆能力還不錯,再加上底子厚度還有幾分,但到了萬曆的子孫那裡,可就倒黴了。十年九災,再加上貪官汙吏橫行,就算崇禎也是有心無力。明朝的滅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說是亡於天,而非亡於人。

只是可惜明朝統治者看不到這其中重要性,又或者是說江南的大地主並不願意折損自己的利益。皆因經濟作物的利益太大了,同樣是一畝田,在江南耕作稻穀,每年收穫大概有三石餘稻穀,賣出去所得到的錢銀大概也就三兩銀不到。

如果養蠶,價格又不同了,一畝桑樹一年可得三十斤蠶,按照五十兩一擔(一百斤)賣該收購販子的價格,也可得十五兩。哪怕除去繁瑣的成本人工,獲利怎麼也不會低於十兩。但其實這已經壓低的價格,一般生絲賣出的價格從一百兩到一百二十兩不等。一般情況下都是八十兩一擔左右的價格,五十兩是那些佃戶的價格。…;

而在今年大明出現大面積旱災,稻米的價格也不過是從原本的一石一兩銀的價格升高到二兩銀一石。換言之種田也就是六兩銀。而絲綢這些因為多半都是外銷,價格並不受到太大的影響,一畝桑樹依舊可以有最少十兩的利潤。

在這個情況下,大明的地主,大明的農民,會選擇種什麼呢?哪怕一石稻米提升到三兩一石,也就是之前的三倍,中桑樹依舊比種稻米要賺。如果是自耕農,這個利潤更加高。恐怕一石稻米提升到五兩銀,他們也依舊種稻米。

在利益面前,江南的官員又有幾個人能夠‘舍小我,成大我’呢?

生絲造就了大明海上繁榮的絲綢之路,但他也毀了江南。

唐繼光明白其中的一切,但他對此卻毫無辦法,唐繼光忽然間有些恨自己知道這些。有時候,無知真的是一種幸福。

唐繼光離開了日本,他沒有辦法忍受自己的無所作為,唐繼光到遼東購買**,唐繼光來到的時候剛好是秋天,快冬天的時候。冬天對於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貴女重生流年仕途沉浮 作者:莊無魚獨裁帝君親愛的損友江靈的另類人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