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礦石到底有多大的開發價值。如果一切合適的話,船隊就需要帶著部分必須的裝置一同回去了。
林家商隊的速度反而稍微慢了些,他們這一路探查的任務比較重,明面上又是奔著和各個部族交朋友的目的去的,基本一直都受到了熱情的招待,耽擱的時間自然就要長一些。
林森給他們安排的時間也相對充裕些,能在皇家商隊的人帶著部分銀礦樣品,初步完成提純的粗銀錠,和礦山那邊的大約資料走了以後,接茬完成掩護的任務就成。
船隊帶回來的結果,自然沒有讓林森失望,經過初步冶煉的銀礦石,就已經展示了其不容忽視的高價值。這對船隊上下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大的驚喜。
那些銀礦石的品味挺高的,那石見銀山的開採價值更高,所以沒說的,開幹吧。
這下子船隊就要忙活點了,將那些樣本和資料全都交給皇家商隊的人帶走以後,這邊拉著冶煉裝置,還有先期過去進駐的護衛和物資,還得再去倭國跑上一趟,算是真個做了回運輸隊,成了單純的貨船了。
那邊還要做好保密工作嗎,沒有足夠的武裝力量肯定是不行的,雖然沒法保證對抗倭國那邊的大型武裝,畢竟隔著一個海洋呢,能運過去的兵力還是有限,也得考慮到後勤壓力不是,但是保住礦山的秘密暫時也是夠用了。
再次從倭國回來的船隊,很乾脆的就去和獨眼海盜首領他們進行了接洽,把他們手頭的那些個存貨,全都拉到了石見銀山那邊。
至於他們之間怎麼打的交道,林森是不在意的,只要沒打起來,交易順利進行了,他這個牽線搭橋的中間人不用坐蠟就成。
有了足夠的礦奴,有了守衛和冶煉裝備,那邊就算是可以步入正軌了。
林森這邊當然也沒有因為海鹽這事,就把訓練手下的事情徹底的拋到一邊。
這幫兵士要是不給力,帶著他們靠雪鹽賺到的錢財多了,對他們而言反而有害無利了,很容易讓別人惦記啊,而手段可不見得多麼溫和。
而且丟了本職工作只顧著賺錢,搞不好他們整個建制都要吃掛落。也和他的本意背道而馳了嗎。
他是想更好的收服手下的心,同時給銀山那邊的產出登陸大唐做好掩護,可不是單純奔著來這邊掙錢的。
這登州衛也不可能一直在他手裡,鹽場的利益自然也不可能一直讓他染指。
做好眼下這個活計,受益卻很可能是一輩子的,提升下爵位或者是職位,關鍵都在於他這個任務到底完成的咋樣呢。
好不容易等到石見銀山那邊終於產出了第一批銀錠,在船隊的運送下,順利到達了登州衛的地盤。
而林家商隊那邊也帶著異常豐富的商品,還有數量也是不少的各大部落的贈品,嗯,都是友誼的象徵,也慢悠悠的回來了。
當然同時帶回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情報。林森同樣在裡面塞了幾個自家學堂出來的學生,記錄城防,兵力這些東西都是很拿手的,分析情報也有一手,所以說收穫是非常多的。
林森有些迫不及待的跟著商隊,乾脆的就準備回長安去探親了,雖然打的是護衛那些銀錠的幌子,起碼在登州刺史朱棣那裡是這麼說的,其實還不就是牽掛著家裡現在應該已經生產的程懷玉母子嘛。
都有徹底發現石見銀山這麼大一個功勞在了,又有個算是馬馬虎虎的由頭,林森當然要利用起來。
而且所謂大錯不犯小錯不斷,這不僅是一種處事態度,何嘗不是一種高明的為人臣子的政治智慧呢。
算是明擺的給皇帝賣了個破綻,咱就是看重家人勝過任何的國事。
反正出去做事的時候,家人總要留在長安這邊,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的,哪怕咱手頭的實力再強大,皇帝還用怕拿捏不住嗎。
第四百二十二章 姜太公釣魚
林森帶著部分護衛,跟著商隊一同踏上了回長安的路,剩下那些護衛還需要在登州衛這邊,繼續幫忙維持這裡的正常運轉,這次就無緣回去探家了。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林森好像已經有點習慣坐船來往長安城的舒適和安逸,不想再帶著人車馬勞頓的趕路了。
況且這次商隊帶著貨物著實不少,其中還有密度很高的銀錠,靠車馬來運輸這個,工作量著實太大了點,所以最後林森還是選擇了船隊運送。
其實這裡面也是有點私心在裡面的,林森還想靠這些貨物,或者是以身做餌,將先後兩次出手的那個幕後黑手給釣出來。
最起碼再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