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3/4 頁)
好事,同樣也是一個展示他們的能力的好機會。
做得漂亮點,還能在李承乾這位太子爺那裡,為自己贏得一個好印象,說不定等李承乾上臺以後,就能得到進一步的重用呢。
反對這事的,倒是有不少都是出自世家大族,主要也是覺得這事有損他們家族的利益,也給他們的工作增添了許多的麻煩。
從當地士紳口袋裡往外掏錢,哪有那麼好掏的啊,這些精細人肯定不會辦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扔出一文錢,恨不能有十倍的收益,平白無故的這些人又怎麼會掏錢替朝廷辦事呢,壓根看不到好處在哪。
他們去幹這種化緣的事情,還不是搭上自己的面子和人情,實在是忒不划算了。
因此幹起這活來,就有點陰奉陽違的意思,純粹是出工不出力啊。
之前曾經來過林家調查那個消失的混子的長安縣令顯然就是屬於前者,因為他這一次很是積極的找到了林森這邊,東拉西扯了半天,就是為了從林森這裡拉到足夠的捐助的。
對這事林森早就心知肚明瞭,哪有不配合的道理,裝作很大方的捐了一年俸祿出來。
有了林森這邊的先例,也算是開啟了突破口,這長安縣令再去其他勳貴那裡勸說的時候,這說話的力度肯定會大上不少啊,拿林森來說事就是了。
林森也是從其他幾家相熟的勳貴那裡知道的,除了笑罵幾句以外,林森總不能為此再把那長安縣令怎麼著吧。
而且由此林森也算是見識了一下自己如今的影響力,大概是因為他帶頭捐了,其他相熟的勳貴那,邊可是一個不落的全都表示了支援。
而另一邊萬年縣的情況,可以說是大相徑庭啊,世家官員們的莊子大都集中在那邊,和林森他們這邊有點個文武之間涇渭分明的意思,或者說有點不屑於和他們為伍吧。
本來對這事就有點耿耿於懷,又有看李承乾笑話的意思,能積極的響應就怪了。
私底下肯定也沒少使絆子了,鼓動下其他人,給自己手下的那些地盤示意下都是少不了的。
要不是顧慮到他們現在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了,也擔心李世民回來再跟他們玩一下狠的,做事就不會是現在這麼溫和了。
在萬年縣令上門時,他們像是約定好了一樣,每家子只是拿出了五貫銅錢而已,是真真的用繩子串好的一串串的銅錢哦。
這五千枚摞到一起那重量可是不輕,就這麼讓人家萬年縣令自個扛回去,可以說跟當面羞辱他也是沒差了,這是擺明了拿他當個乞丐打發呢。
就算不看這頗具侮辱性的現錢,只拿出五貫來本身,就將他們的輕視和不屑表露的很清楚了。
堂堂世家大族拿出五貫錢來,怕是都不夠哪家院子裡一天的花銷罷了。
況且他一個萬年縣令親自上門,這面子就值五貫錢啊?要說不是折辱,誰能信。
可偏偏他還沒法發火,名義上人家畢竟也是捐款了啊,又是自己把熱臉主動送上去的。
而且對方可是五姓七家啊,哪怕聲勢已經不如以前了,又豈是他一個小小的萬年縣令能得罪的起的。所以最後也只能嚼碎了牙齒往嘴裡吞了。
世家大族的影響力,當然比林森這麼一個小小的將軍來的大的多,能夠影響的範圍同樣要大得多。
有了他們的授意,還有那活生生打臉的做派,算是給其他人開了個壞頭。
靠找士紳們化緣來大面積建設書院的事情,倒是在大部分地方都沒能很好的推行,可算是遂了這些人的意了。
為此他們也是頗有點自得的,看看!啊!好好看看!就算是皇家又怎樣,沒有咱們的支援,不還是一樣辦不成事嗎!
你一個小小的太子,就以為自己一定能行了嗎?幼稚!
李承乾一看,果然如同馬周所說的那樣,世家大族會從中阻撓,看來還是得動用後招了,也是時候給這幫子自大的傢伙一點顏色瞧瞧了,讓他們好好明白一下,皇家的臉面絕對是不容輕侮的!
第四百零八章 共襄盛舉
李承乾不僅要拿出後手把這事漂亮的做好,還想給那幫世家中人一個足夠深刻的教訓,這就不能簡單的直接亮出自己的底牌了。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副局面,之前被羞辱了的萬年縣令,沒去繼續貼那幫世家中人的冷屁股,反而去到了縣裡知名的李姓大商人的家中。
“縣尊此來不知有何貴幹啊?”李姓富商這是典型的揣著明白裝糊塗了,縣令被折辱的事情可以說鬧得沸沸揚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