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因為擔心大唐這邊秋後算賬,又厭倦了征戰不休的日子,而安穩的蹲山裡打算終老於此的。
畢竟杜伏威等投降大唐的首領可以說是被冤死的,很是讓大唐失了一波人心,連闞陵這樣的無敵猛將,都那樣隨便就被攀誣而死,普通的兵將還不知道會怎麼被拿捏呢。
也有一些依然對大唐抱有敵意的,或是不服管教的山賊水匪,或是仍然打算給大唐製造些麻煩,最好還能讓天下烽煙再起的陰謀分子。
當然山民的日子肯定也沒有看上去這麼美好,要是遁入山林不僅能夠溫飽無憂,還不用上稅,那大家還不都跑來做山民,誰還會去當那被人管的順民呢。
其實大唐這時候對籍貫這個東西是非常看重的,你想進城,想進行交易等等,只要是需要和人群產生交流的活動,都必須有戶籍才行,哪怕去買個鹽,買點鐵,沒有戶籍也別指望了,你連城門都進不去更何談交易這些必備物資呢。
同時你既然沒有盡到上稅的責任,自然也享受不到兵丁們的保護,更不會有官員去給你主持公道了,有啥倒黴事你就自己扛著吧。甚至被普通村民舉報了,說不定還有獎勵給他們,被人抓走變成奴僕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拋開表面上的自由不說,這些山民大都面臨著缺衣少鹽的窘迫,不到萬不得已,也沒人樂意把自己變成山民的。而席君買父子對自己的身份諱莫如深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就席君買父子表現出的精悍氣來說,林森總覺得他們屬於最後這一種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屬於帶藝遁入山林的那種,卻也不像是對大唐仍然懷有敵意的樣子。
不過這些目前和林森好像關係也不大啊,所以也就沒必要深究了,只要知道這倆人不會對自己有危害就好了。
這兩位應當都是直爽的人,而且從兩人的表現來看,他們顯然把自己這救命恩人的情分看的很重,自然也就不用擔心他們會恩將仇報。
送走了這兩位壯漢後,林森心情愉快的開始準備晚餐了,忙活一天了也確實餓了,但是救了這樣一位有名有號的猛將兄還是覺得挺值當的。
回報什麼的他是不在乎的,林森一直秉承的理念就是,與人為善只是為的求得自己的念頭通達,做了善事心裡舒暢就已經是最好的回報了,只要對方不是當場翻臉的白眼狼,以後會不會報恩都不影響他的好心情。
不過顯然那席君買父子倆可不是什麼知恩不報的主,報答的話也絕對不是隨便說說而已,這點林森很快就能體會到了。
這一頓晚飯林森準備的也格外豐盛些,既是為了犒勞一下自己救下了一條性命,也是為了這一趟去長安的收穫,不僅是用木雕換回了十幾貫巨資,也找到了新的財路,而且還有剛買回來的那許多的東西,難得奢侈一把也不為過。
第二天一早,林森又將昨日的小插曲拋到了腦後,扛起斧子又去山上尋摸好東西去了,木雕需要好料子,想要賣些珍貴藥材和湯藥也都需要去山上找。他還沒到可以坐吃山空的地步呢。
第十三章 白色的未來有光明的明天在等待
有了買回來的那些藥材對照著,林森再去山裡找藥材就有的放矢了,效率也是加倍提高,珍貴的那些雖然收穫不是很多,畢竟它們之所以價格高,數量稀少本就是一大因素,但藥方中要用到的那些卻是沒少帶回家了。
不過相對藥材方面的大豐收,木材方面就要差得多了。這終南山中的植物資源太過豐富,想要一一辨認出來,這個工作量也太大了點,林森也只能快速認出自己熟悉的那幾樣而已,即便有系統的幫助,這方面的進展也很是緩慢,大部分時候還是要靠運氣的。
好在蘑菇山筍一類的山貨著實收穫了不少,簡單的處理一下,回頭一同帶去長安城裡賣掉,也是一筆可觀的進項了。
略帶遺憾的回到自家破屋前時,卻發現離開已經有幾天功夫,原本以為或許不會再見到的席君買父子,正恭謹的站在屋門前等著自己,身後還背了不少東西。
儘管明顯已經等了不短的時間了,可父子倆臉上完全沒有不耐的神色,見到林森的身影時,更是立馬帶上了真誠的笑意。
“恩公好。”兩人先是施了一禮,然後忙不迭的把背上的東西放到了林森跟前。
“恩公救命之恩無以為報,這裡有我們積攢下來的一點山貨,算是一份心意,希望恩公一定不要推辭。”兩人都認定林森是品行高潔的人,所以先入為主的覺得林森一定會推辭,這才有了這樣一番說辭。
“都說了喊我林森就行,或者喊一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