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青海的經濟僅從本省看,規模很小,GDP還趕不上沿海一個地區,但從對全國的作用來看,它又是很重要的。青海是我國兩條大河長江、黃河的發源地,黃河的水有一半是青海地段注入的,所以,青海經濟應該命名為“源頭經濟”。以這樣的經濟定位,實現和下游省份在經濟上的合作和聯動,對兩河流域有利,對青海也有利。整個採訪結束之後,記者組寫了綜合性報告,報告送交中央後,###同志、###同志都作了批示。
自比雍正(3)
◎艾豐為“黃河斷流萬里探源”出征送行。
1998年6月關於“資本運營”的系列報道,也是一次完整的策劃。當年2月,湖北記者站站長魏勁松到報社詢問艾豐,武漢正在開展資本運營活動以搞活國有企業,這個經驗是否值得肯定?艾豐認為經驗很好,值得推廣。魏勁松建議艾豐,在召開“兩會”期間,趁省委書記賈志傑、省長蔣祝平到北京開會的機會,拜訪他們一下,就這個問題和省領導做一次溝通。艾豐這樣做了。賈志傑、蔣祝平二人聽到《經濟日報》總編輯都肯定武漢的經驗,很重視,回去以後,專門成立一個調查組進行調研。調查組經過調研之後,發現武漢的經驗確實很好,於是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推廣。魏勁松把這一資訊告訴艾豐,5月,艾豐決定親自帶隊,組織一個記者組進行深入採訪。三篇報道和一篇評論寫好之後,艾豐又選擇了最好的發表時機:湖北省委、省政府決定在6月初召開全省資本運營推廣大會,《經濟日報》在會前發表了兩篇報道,在會議進行期間又發表了一篇報道和總結性的評論。由於是在會前為會議做了輿論宣傳,又和會議同步發表文章,而且,賈志傑發表講話的時候特別引用了評論所說的內容,這組報道在湖北引起了強烈反響,有力地配合了當時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記者站站長魏勁松也成了資本運營的專家,和武漢市副市長張代重一起到湖北各地做資本運營的報告。
如本書前文所述,艾豐最早提出資本運營的概念。如果說當初春蘭的報道是從微觀的角度闡述資本運營的話,那麼武漢的報道又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資本運營,特別是從國有企業改革的角度將其進一步深化。艾豐寫的評論題目是《資本運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金鑰匙》,主要論點有三個。一、從資本運營的角度看,可以增強國有企業改革的信心,因為我國有一大筆國有資產。二、從資本運營的角度看,可以看出國有企業的主要問題:馬克思說資本在流動中增殖,而國有的資本恰恰不能流動。三、從資本運營的角度看,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出路,不是僅僅著眼於一個個企業,而是主要著眼於國有資產、國有資本的狀況,把國有企業的操作提升到國有資產、國有資本操作的水平。這些見解的正確性和指導性,為後來的實踐所證明。
版面革新
版面是報紙最重要的資源,版面的改進一直是作為總編輯的艾豐所關注的問題。
艾豐經過反覆思考,認為版面改進要解決三個矛盾:第一個矛盾,資訊量越來越大和版面少容納不下的矛盾。第二個矛盾,資訊量大和讀者選擇困難的矛盾。厚厚的一摞報紙,讀者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東西在哪裡。第三個矛盾,頭版頭條資源稀缺,每天一個的頭版頭條用來刊登中央要聞之後,所剩無幾,難以突出本報特色和獨家新聞。
經過一年半的醞釀,1997年底,作為總編輯的艾豐經過和社長徐心華反覆商量之後,《經濟日報》編委會討論決定1998年實行改版。總版數由原來的8塊版增加到16塊版,以解決資訊容量問題。16塊版是四大張,分別定為A張、B張、C張、D張,每張上面都使用“經濟日報”報頭,但第二、三、四張使用的字號要小一點,同時在報頭下面加上本版的名稱。每張的版序按A1A2A3A4、B1B2B3B4、C1C2C3C4、D1D2D3D4排列。這樣的設計,便於讀者選擇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同時,每大張也就是一版、五版、九版、十三版都有了自己的頭版頭條。艾豐高興地說:“這樣,我就每天有四個頭條可以使用了。”
改版獲得了讀者的支援:1998年《經濟日報》由於擴版報價提高了40%,總髮行量沒有下落,反而增加了6萬份。這個結果大大出乎人們的預計。
改版成功,極大地鼓舞了報社同仁。《經濟日報》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新面貌,大家都挽起袖子,摩拳擦掌,準備“好風憑藉力”,送“報”上青雲。
在艾豐的設想裡,改版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以版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