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黨不僅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人民的先鋒隊、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這樣我們大家心裡就踏實了……”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發言出其不意,語出驚人,乍一聽,還會以為有點教唆性質:“讓他去騙,不騙怎麼能防他呢?市場經濟不是要求聖人來做的,原則上雞鳴狗盜之徒足矣。只有制度可以使騙人的人受到懲罰,道德才能發展,新興的商業道德才能建立……”
兩天會期一晃而過,人們極其關注大會的閉幕式。閉幕式上艾豐作了演講。
艾豐發言,沒有重複別的專家、學者對法制環境及富人自身素質的批評,而是由自己的興奮點出發,從宏觀上談了“四個一個”的觀念。
第一點,一個歷史性的宏觀思考。最近我天馬行空地思考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之後,提出了這麼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勤勞、勇敢、智慧的
中國人民在神州大地上幹了五千年,幹到了1949年,我們幹出了什麼?毛澤東同志有一個概括:一窮二白。如果中國人不是勤勞的而是懶惰的,不是勇敢的而是懦弱的,不是智慧的而是愚笨的,那麼這個結果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恰恰相反,這個結果我們怎麼來回答它?
艾豐的回答是:中華文化光輝燦爛,但中華文化也有嚴重缺陷。權力文化、人才文化、財富文化,都有嚴重缺陷。比如,人才文化的缺陷是“對幹事的人求全責備,對不幹事的人委曲求全”。財富文化的主流有問題——不患寡患不均。這個思想本身就是違背財富增長規律的。傳統文化中的缺陷,使中國人形成了一個很普遍的文化理念,艾豐稱之為“兩恨文化”——恨能人、恨富人。“兩恨文化”是阻礙中
◎艾豐在2002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痛析“兩恨文化”(2)
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
富人是有形資產的代表者,能人是無形資產的代表者,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是經濟發展的兩個翅膀。但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裡面頑固存在的“兩恨文化”就如同兩把剪刀,總是不失時機地把這兩個翅膀不斷剪掉。
接著,艾豐談到了對傳統文化缺陷的撥亂反正。
第二點,一個核心性的撥亂反正。鄧小平同志之所以成為我們尊敬的偉人,就是因為他敏銳地發現了中國歷史和中國現實的這個問題,並且抓住時機,以財富觀為核心進行了實質性的撥亂反正……
往下,艾豐轉到了現實和對黨的十六大精神的理解上。
第三點,一個破天荒的理論突破。20多年的改革開放證明了鄧小平理論的正確和英明。中國富起來了,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了。於是老的問題又以新形式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如何看待這些新富人,是不是出現了兩極分化,是不是應該打倒這些加引號的“新生資產階級”?……
###同志提出的“###”和十六大報告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正確對待財富和正確對待富人的觀念,這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具有破天荒意義的重大突破。
最後,艾豐把話頭直接轉到富人——企業家階層的身上。
第四點,一個新階層的神聖使命。為什麼在這裡說了上面這些話?是因為這些問題與我們的企業家直接相關。企業家首先是能人,他們不僅自己能,而且能夠使眾多的能人發揮才能。企業家還是富人,起碼我們應該在理論上承認:創造更多財富的人自己也應該擁有更多的財富。所以“兩恨文化”與企業家是正面相撞,不解決“兩恨文化”,企業家難以順利成長。
艾豐的發言贏得了會場上暴風雨般的掌聲,許多人爭著要他的講稿。當然,他的觀點也招致會外一些人士的曲解甚至挖苦。
網民詰責
對艾豐的曲解是多層面、多時段的,由來已久。
此前不久,某位作者對艾豐為富人說話的一個著名觀點予以尖銳抨擊:
至於貧富差距,更不是大問題,若用“假定”演算法來算,差距是微不足道的。這種演算法是《經濟日報》總編輯艾豐先生髮明的。他寫的《在貧富問題上仍需撥亂反正》的文章中,有極精彩的表達:“假定全社會存款為6萬億,那麼80%的存款就是4�8萬億。這4�8萬億不要說20%的人佔有,假定只有5%的人佔有,人均多少呢?12億人的5%是6000萬,4�8萬億平均到6000萬人頭上,每人是8萬元。大家可以想想看,5%的人,人均存款8萬元。有必要大驚小怪嗎?”的確,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