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他尖銳地提出:
我國城市化主體是農村城市化。多年來我們研究農村經濟的時候,始終注意“體制載體”,現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近年來又注意研究農村經濟的“經營載體”,總結了“農業產業化”經驗。但始終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物質載體”即城市化方面,研究不夠。今天,不僅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發達地區,就連像湖北襄樊這樣一些地方,縣級城市特別是小城鎮的崛起和迅速發展,都已經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趨勢了。它們已經為我們在農村城市化方面提供了若干重要啟示,現在是需要政策和對策及時跟上的時候了。
艾豐鮮明地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必須加快我國的城市化程序。其中,“發展小城鎮,從戰略看,是中國農村城市化的主體任務;從當前看,是促進農村城市化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突破口”。
他說,小城鎮建設和發展,可以滿足多方面的需要:“鄉鎮企業實現集約化經營的需要”、“農業產業化順利發展的需要”、“節約農村用地、保護耕地的需要”、“改變農民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需要”、“擴大我國投資需求的需要”、“全面發展我國第三產業的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全國大市場的需要”、“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的需要”。
文末,艾豐再次呼籲:“今天我們提出小城鎮的問題,是從經濟發展全域性提出來的,而且加速小城鎮的發展,具備了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條件。”“從我國經濟跨世紀發展趨勢和要求來看,很需要把小城鎮問題放在事關全域性的重要地位來深化認識,並及時研究和制定相關的政策和對策。”
朱總理讀罷艾豐長文後,建議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對此進行深入的調研與評估。
桂世鏞、魏禮群分別為國務院政策研究室正、副主任,他們找了很多人,花了一個多月進行了認真的調研,寫了一個正式的評價報告。
報告說,艾豐同志的文章對我國工農、城鎮關係問題,現代化與城市化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我國城市化程序與現代化程序不相適應、嚴重滯後的判斷,符合當前實際;對小城鎮建設可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八個方面需要的闡述,比較得當;提出把工業與農業、城市發展與農村發展“兩篇文章聯起做”,把小城鎮建設放到經濟發展全域性來考慮的建議,頗有見地,值得重視。國務院研究室進一步指出,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快小城鎮發展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建議在1999年乃至今後幾年的國家發展計劃、投資方向和政策指導上,對農村小城鎮建設應從全域性出發予以統籌考慮,使這件事情逐步落到實處。
小城鎮和城市化(2)
艾豐的建議,就此納入高層決策的總盤子裡。
1998年9月17日和18日,《經濟日報》在頭版連續刊載了艾豐與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福垣“關於小城鎮和城市化問題的對話”。在這篇對話中,艾豐以更為口語化也更為直截了當的語氣重申了上述觀點。這次“宣傳”的效果,為艾豐始料未及。
後來,時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的韓長賦告訴艾豐:他與相關部門負責人一齊隨###同志到江蘇、浙江、上海考察農村工作,在為總書記準備講話稿的過程中,###同志說,最近艾豐同志在《經濟日報》發表過一篇“對話”,很有參考價值。於是我們見到總書記講話中有了“在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同時,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也是一個大戰略”的內容。正值中央全會召開前夕,這一動態引起中外關注。
更令艾豐欣慰的是,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召開的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
發展小城鎮,是帶動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戰略,有利於鄉鎮企業相對集中,更大規模地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動,有利於提高農民素質,改善生活質量,也有利於擴大內需,推動國民經濟更快增長。要制定和完善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改革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小城鎮要合理佈局,科學規劃,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注意節約用地和保護環境。
據說,大會對檔案的修改,就是加上了這幾行字,其餘未動。
艾豐評傳
登高疾呼為富人?
第一節指點中國富人前途
“艾豐先生,您怎麼能講出這樣不負責任和沒有水平的話來呢?以至於我不得不冒著被人恥笑的風險,打腫臉充胖子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