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3/4 頁)
凱平的復員退伍。本來是蒸蒸日上的軍旅生涯,就這麼突兀地終止了,給嶽貞黎來了個措手不及。兒子的決定事前並沒有與父親商量過——事後嶽貞黎瞭解一下才知道,部隊首長已經百般挽留,但兒子態度極為堅決,簡直無法通融。他在兒子身上寄託了多少希望啊,一個優秀的飛行員,馬上就要接任大隊長的前夕,卻自作主張離隊!他的未來突然變得不堪設想——很長時間父子兩人幾乎不再說話,更不討論這個問題。退一步講,嶽凱平退伍後進一個大機關還差強人意,可奇怪的是他從部隊回來就待著,頗為悠閒地和一幫朋友來來往往。嶽貞黎終於忍不住,問他將來準備幹什麼?兒子的回答是:“我還沒有想好。我會自己解決的——早晚找一個職業餬口。”
梅子一家幾乎無一例外地為嶽凱平感到痛心。他們顯而易見與嶽貞黎持同一觀點。“聽聽,‘找個職業餬口’,這個混蛋!”岳父竟然罵了起來,這出乎我的預料。岳母說:“這個凱平讓老一輩太失望了,他這是破罐子破摔。”梅子與他們的認識稍有不同,她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可理解的——她認為沒有任何東西比愛情更值得珍惜,只不敢在父母面前公開表露這種觀點。她暗地裡對我說:“他那麼愛她,愛不成,其他當然也就無所謂了!”一個如此的愛情至上主義者,真對我的胃口啊。是的,看來我當年苦苦追求的人,就是擁有特別的質地啊,這在一個實用主義盛行的時代,是多麼少見的一種美質。
《你在高原》 第三部分 無邊的遊蕩(31)
也就是凱平在橡樹路上游遊蕩蕩的日子裡,我們之間開始了一段密切的接觸。他好像主動地接近我,我也到他那兒去。他們家住在一個大院的邊緣,屬於院中院。那兒有全城為數不多的大橡樹,有一塊大得令人吃驚的空地,不知是主人故意保持環境的原生狀態,還是疏於管理,反正這塊很大的空地上雜草灌木叢生,只在中間踏出幾條小徑。一些城裡少見的翠鳥竟然落在石榴樹的枝條上,讓我一陣陣好奇。院內有一座三層灰色樓房,樣式一看就知道出於很早以前的洋人手筆,如今稍稍陳舊的樣子不僅沒有頹敗感,反而更加顯示出主人的優越生活。離它五十多米遠處是一座小了許多的配樓,它的顏色偏向淺黃。當我站在空地上端量的時候,正好從那座小樓裡出來一個女子,她朝這邊瞥了一眼就轉到樓的另一邊去了。那個俏麗的背影馬上讓我想到了帆帆。
這座獨體樓因為體量大而居住的人口太少,再加上四周樹木高大,總給人一種陰陰的感覺。整個的一樓除了接待廳之外,主要就屬於嶽凱平一個人——除了臥室起居室,還有自己的一間不大的書房。嶽貞黎的活動空間在二樓以上,那裡有他的辦公間、書房和不大的個人會客室。二樓光線好一些。那個書房裡的書比一樓的少多了,二者品種差異明顯:二樓的主要是政治經典,人物傳記,歷史書籍之類;而一樓的極為豐富斑駁,雜七雜八簡直什麼都有。我沒有上過三樓,據說那裡是秘書室——實際上秘書只在一二樓止步,三樓嚴格來講只有帆帆可以上去,她在那兒整理一下資料,順便打掃一下衛生。只要是凱平回家帆帆就很少來主樓了,除非是嶽貞黎叫她來。一隻又肥又大的狸花貓懶洋洋地從配樓出來,站在空地上看了一會兒兩隻追逐的蝴蝶,然後就往這邊走來了。
嶽凱平也許閒得有些寂寞吧,我每次到來他都顯得十分高興,熱情地招呼我喝茶,然後又一起到書房去。看得出他有多麼喜歡這間書房。這兒有一套精裝的地質學家傳記,它讓我愛不釋手——“這是你的專業啊,我記起來了;你如果喜歡,就送你好了。”他真是慷慨。我趕緊謝絕了。我發現凱平的居室和四周的一切仍然充溢著軍人氣息:被子疊得四四方方,一切物品都極為規整。我喜歡這樣的作風。在我以前的那段野外地質生涯中,已經多少養成了一種軍人的幹練風格,我甚至想:如果我們一起到野外去搞地質考察,兩個人一定合得來。我當即邀請他去東部平原,並向他講了自己出生地的一些情況。誰知他的神情一下變了,轉臉望向窗戶,兩眼在配樓那兒一閃又慌慌地移開。我這才記起,帆帆就來自東部啊。
有一次來這兒,雖然提前約定了,進門時凱平卻不在。這讓我與嶽貞黎不期而遇。說心裡話,我對這一輩人總有一種特殊的心結,在他們面前頗不自然。他給我某種強大的壓力,這來自心理上或其他方面。在他看來我是兒子的朋友,於是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另一邊的人。這令他不安,他的不無敵視的目光讓我一下就感覺到了。一米八以上的個頭,稍稍發胖,威嚴難以消除的額頭和下巴。頭髮白了一多半,但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