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
太后點了點頭,和女兒互相抱著,又痛哭成一團。
第八章 皇宮與農舍
這兩天是皇太后興奮的日子。女兒來到了自己的身邊,而且她是兒子給找來的。兒子的孝順之心,固然讓她滿意;而最讓她高興的,是兒子做事很有譜兒,也很巧妙。這麼大的事情,專愛找事的竇太主竟然沒有興風作浪,據傳,她還向太皇太后說,皇上這是仁孝的善舉呢。
當然,太皇太后的心思,王太后是明白的。這個瞎老太婆喜歡那個當皇帝的孫子,喜歡她的外孫女,也是孫媳婦;但她並不喜歡自己的女兒和兒媳。女兒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再不喜歡,也是無奈;而媳婦的所作所為,她卻是怒在心裡,形於面上的。尤其是當年慄夫人將金氏騙到長安,隨即就向皇太后告了密。竇太后派人去傳金氏,不料那旅店突然著了火,燒死了許多人,金氏也就無從查起了。後來,竇太后聽說是長公主把金氏弄了去,金氏死於長公主府中,她便當即找來長公主問訊,長公主一口否認說,從來就不知道有什麼金氏。不久,景帝就被才九歲的小劉徹“欲得阿嬌,當以金屋藏之”的話說昏了頭,竟然許下了這門親事。當時竇太后聽了,只是“哼”了一聲。長公主和王美人兩個都被哼得心裡打顫,直到景帝真的廢了太子劉榮,立劉徹為太子,王美人當了皇后,她們才稍稍放下心來。
如今,雖然太皇太后的耳目還佈滿朝廷,但兒子的皇位穩定得多了。聰明的兒子,用對太皇太后不敬之罪,罷了太皇太后委派的太尉,讓王太后心花怒放。如今,兒子竟敢將自己同母異父的姐姐請進宮中,就等於向太皇太后挑明瞭:皇母王太后當年就是先在民間生了兒女,然後才應選入宮的。
奇怪的是,太皇太后那兒沒有絲毫的反應。今天下午,竇太主來了,不僅向她表示祝賀,而且暗示了當年替她除了金氏的事情。王太后聽到這話,不禁淚上心頭。而她的臉上,還要裝出沒有聽懂時才有的笑容。而竇太主隨即的那句話她卻聽得真真切切:“太皇太后景氣不好,再生氣,也將你無可奈何了”。她的心裡這才踏實下來,於是臉上露出了真正的微笑。
王太后隨即傳旨:明天晚上,在昭陽宮設宴,請親家母一道,來慶賀她們母女團圓。
這是王太后進宮二十六年來,第一次放下心頭重負,以自己的名義設宴請客。
黃昏時候,武帝來到母親身邊。時間尚早,竇太主還未到來,他便陪著母后到宮外草地上走走。母子倆走在前面,俗女與阿嬌便跟隨在後。
“母親,姐姐找到啦,這下您該高興啦吧。”武帝有點討好母親。
“為娘高興。只是,這天下一天不能按你的旨意行事,娘就還是一天不安啊。”王太后表現出深深的憂慮。
“娘放心吧。母親教我已快二十載了,兒臣知道什麼時候韜光隱晦,什麼時候寶刀出鞘。”
皇太后看了看兒子,覺得他確實長大了。她點了點頭:“這,娘也就心安了。徹兒,你打算怎麼安排你的姐姐啊。”
武帝興奮地說:“母親,孩兒不會放姐姐走的。我昨天已把她封作‘修成君’,今天,又讓東方朔把姐夫也接了過來。兒臣打算,在您的昭陽宮附近,給她安排個宅院,讓他們全住下。”
皇太后深情的看了兒子一眼看:“那好。為孃的太對不住你姐姐,虧了我兒想的周到。只是,最好別讓她們住得離皇宮太近,這樣你姐姐不習慣,也許,還會在太皇太后那邊惹出事端。”漢代宮殿不是很多,皇太后和太皇太后雖說都住一個住在昭陽宮,一個住在永樂宮中,只是相隔兩道院子而已,王太后好久沒去見太皇太后了,但她清醒地知道,瞎老太婆離此近在咫尺。
武帝一時不知怎麼辦,只能說:“這……,兒臣尚未想好。”
皇太后的腦子依舊來得快:“咦,聽說東方朔住得很遠,他也是個從小沒孃的人,和你姐姐、姐夫肯定能說到一塊兒去。再說,有了他的照看,孃的心,也就踏實啦。”
武帝也覺得這樣很好:“還是母親想得周到,兒臣馬上就派人辦理。”
皇太后卻說:“慢。今天是我們的家宴,你姐夫平陽侯重病在身,平陽姐姐不能前來,你就把東方朔也叫來吧,他不是霍去病的乾爹嘛,就是衛子夫的親戚啦,讓他來教教你姐夫。不然的話,你姐夫他一個粗人,會鬧出笑話的。”
“兒臣遵旨。”武帝轉身吩咐所忠道:“快,叫東方朔進宮。”
此時阿嬌已經不再忌諱提到“衛子夫”這三個字,因為衛子夫已經懷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