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個陌生人參與到了我們的談話中來,最後大家交談的結果就是幾乎所有參與談話的人(除非真是有事走不開的),都去聽我的講座去了。
上面的這件事情發生在2006年,2005年到2007的那波牛市中前期的時候。
到了2007年,我在坐公交車的時候,發現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很熱烈地討論兩個話題,炒房和炒股。買得起房的人畢竟是少數,因此還是討論股票的人多。行情最頂點的時候,甚至從車頭到車尾每挪一步都能聽到有人在說他的股票賠了或者賺了。
而到了2008年,情況似乎變了。2008年開始的時候,車上還能聽到有人討論股票,當然這時候大家都是在討論賠了多少錢、政府會不會救市和什麼時候才是底。到了2008年末的時候,這樣的討論就很少聽到了。
所有人都遠離股市了?我也很惶恐。
於是,有一次,我特意做了一個實驗,拿了一本16開的大大的馬丁?J�普林格寫的《技術分析》在公交車上翻閱,很多人都看到了,卻裝作視而不見。我把翻書的聲音變大了一些,終於有人說話了:“還看這個有什麼用?賠都賠死了。政府也不救市。”這時候,很多旁邊的人也都用鄙視的眼神看著我,那目光就像看一個傻子。
哦,原來他們都還在裡面,只是不關心了,或者說麻木了。
到了2009年,行情再好起來的時候,公交車上討論股票的聲音又出現了。
公交車上也是有股市邏輯的:公交車上大家討論股市的熱烈程度與股市行情成反比。當公交車上所有人都陷入瘋狂的時候,牛市的頂點可能已近在眼前;當連續幾個月在公交車上都沒有聽到有人談論股票的時候,熊市的低谷可能也快要到來。
茶葉蛋的股市邏輯(2)
3�網路論壇裡的股市邏輯
2007年,股市行情火爆的時候。網路上的各大股票論壇,隨時可見有人在熱烈地討論股票,大家都在很熱情很用心地灌水,大多數的人都在秀自己掙了多少多少錢,或者傳授所謂的炒股絕技。各種強貼層出不窮。諸如,“2000萬不是夢”、“短線實盤(目標一年翻三倍)”等這樣的牛貼隨處可見。寫的人寫得激情澎湃,看的人看得津津有味。
2008年初的時候,帖子的主題已經換成了諸如“下跌中繼還是企穩回升”、“也就是個誘空”這樣對股市還抱有希望的帖子,很多人都認為牛市還沒有結束。
2008年中期的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